上一篇說到了如何讀懂孩子的情緒,說到了孩子的情緒主要分為四大類,開心,喜悅;憤怒,生氣;委屈,傷心;驚嚇、恐懼。如果我們能夠讀懂她的情緒語言,這時候就開始了溝通的第一步。
當我們明白了孩子的情緒之后,接下來要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溝通?那就是有效地聆聽。
“聽”和“聽”分別是簡體字的聽和繁體字的聽。我們平時大部分時候和孩子的聽,都是簡體字的聽,“有口無心,斤斤計較”就是很多父母和孩子溝通的寫照。有時候孩子在向父母傾訴的時候,父母要么在玩手機,要么邊忙活手頭上的事情邊應付著孩子,就是沒有停下來,認真地看著孩子,聽他傾訴,沒有用心和孩子去溝通,或者和孩子講道理。繁體字的“聽”,從拆字法來看,就是“十目一心,耳聽為王。”眼睛要和孩子對視,用心和孩子溝通,用耳朵去聽孩子在說什么。
要想有效地傾聽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處于負面情緒時,哪些雷區不能踩。常見的溝通雷區有溝通的16中絆腳石,這16種絆腳石常見如下:
1、命令、指示
“你下次必須給我考個100分回來,必須拿到班級前三名。”這就是命令。
2、警告、威脅
“如果你再這樣沉迷于游戲, 今天就別想吃飯了!”
3、教訓、說教
媽媽希望你能好好學習,將來才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啊!如果不好好學習,不好好做作業,學習怎么能進步呢?
4、建議、提供方法
孩子出現問題時,直接給建議,“我建議你:一上課認真聽講;二上課多問問題,三,回家抓緊時間復習功課。
5、爭論、說教
跟孩子溝通時,陷入和孩子的爭論當中,“我說一句,你說十句。”
6、批評、責罵
你不是說你很厲害的嗎?怎么只考了這么點分數回來呢?有時候會帶有冷嘲熱諷。
7、夸獎、贊美
孩子在負面情緒狀態下的時候,用夸獎,贊美也許在當下有效,但長期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
8、嘲弄、羞辱
9、解釋、分析
我認為你這次考試沒考好的原因主要是一:沒認真聽講,二,沒有復習功課,三、......
10、同情、安慰
沒事啦,你考60分,當年你爸才考30分呢
11、調查、詢問
你們班有多少個考90分以上的呀,你排第幾名啊?哪些同學考得比較好呀?
12、轉移、打岔
這種方法爺爺奶奶用得很順,特別是孩子小時候,比如說孩子摔跤了在那哭,爺爺說:“哭什么,別哭了。”孩子還在哭,“有什么好哭的,呀,你快看,那是什么?小鳥也,還有飛機也”,孩子注意力一被轉移,就不哭了。長此以往,孩子的注意力會被打亂,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出現。
13、冷漠、置之不理
“爸,這道題怎么做?我不會”
“你自己的事情,自己搞定!”
14、諷刺、挖苦
跟冷漠類似
15、比較、攀比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鄰居家的孩子,同齡人的孩子比,“你看看人家考試考多少分,你考多少分?”要比就拿孩子的昨天和今天比。
16、消極暗示、翻舊賬
翻舊賬會讓人覺得不舒服,會讓孩子拒絕溝通。
這十六種溝通絆腳石會讓孩子的情緒更上漲,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再用這些絆腳石的溝通方式去進行溝通,孩子就會拒絕和你溝通,回答“不知道”。
有效地聆聽,就是要運用繁體字的聽。關注到孩子,聆聽孩子的情緒,聽他的情緒,尊重孩子。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用聽的方式,一步步把孩子的情緒聽完了,孩子的情緒就會較前平復。
積極聆聽的回應重點:事實+感受。
“對于沒有被邀請,讓你覺得難過”
“同學說你的綽號,你覺得很生氣”
“你真的很委屈,是小強先動手打你的,老師卻認為是你先動手的。”
當你被罰站墻角時,你確實感到很羞愧。
運用繁體字的聽,聽孩子講述的事實,聽孩子的感受。有一些聆聽的句式可以當做敲門磚來使用:
哦? ? 聽起來你受委屈了
嗯? 給我講講
是嗎? 我想聽聽
真的?告訴我更多的情況
怎么樣? 我很想知道你的看法
我明白了? 這似乎對你很重要。
真有趣! 繼續,我聽著呢!
在6Q理論中,有一個神奇的親子溝通四方格,涵蓋了父母與孩子溝通的四大類狀態。最理想的親子溝通關系是在右上角,親子和諧區,家長和孩子都很開心。
右上角:親子和諧區,雙方都很開心
左上角:子女困惑區,孩子有情緒,家長認為很正常。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孩子不開心,家長覺得很正常。
右下角:父母困惑區,家長有情緒,孩子認為很正常。比如:孩子玩了2小時的網絡游戲,孩子覺得很正常,很開心,家長覺得很不開心。
左下角:親子沖突區。彼此都有情緒,彼此都不開心。
如果這四個狀態,家長能區分開來,并且很好運用回應方式的話,那么親子關系就會很好,能夠引領到孩子越來越優秀。
在親子和諧區,家長多去表達愛,欣賞,接納,包容;在子女困惑區,不要用16種溝通絆腳石,要聆聽;在父母困惑區,多用“我”、“我狀況”,不要用“你”,“你說話怎么不算數呢?你怎么是這樣的人呢?”比如孩子在玩電子產品時,可以說“媽媽真的很擔心你的眼睛,孩子,你玩電子產品已經1個小時了,同時媽媽很為難,說你吧,你可能會嫌我嘮叨,不說你吧,我心里憋得難受。”運用“我”開頭和運用“你”開頭,溝通的效果會有天壤之別。在親子沖突期,運用聆聽的方法,達到雙贏,將親子關系轉化到和諧區。
如果家長能很好運用四方格的溝通方法,親子關系就會越來越好。有效地聆聽,也是運用四方格的首要前提條件。
從現在開始,積極去聆聽我們孩子的心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