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清明節氣這陣子,踏入而立之年,經歷了一些事情,看了一些新書籍。心里困頓著一股蠢蠢欲動的氣息,一半悠然愜意,一半又悵然無措。或許,這是因為精進有余感悟泛濫,卻點意不明的緣故。
偶然間,同一天連續得到了兩個重量級視頻的點醒,視頻《教育的意義》和《重返時間的河流》,讓人是拍案而起,手舞足蹈。仿佛是,山谷里,烈日暴曬終日后,幾近沉悶窒息的旁晚,滾落一片大雨澆注,大雨落罷,月色朗然彈起,在山蘭溪水之間,澤地林密之中,歡快奏響一曲澎湃夏日蟲鳴月落交響曲。
這讓人全身震顫歡快通達的交響曲,可暗藏別致真意呢。這就是這篇文章想嘗試道破的。
估計,我們大多人都曾經抱有深深的戲謔心理來看待一個故事,就是山區孩子撿牛糞的那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一個山區里的孩子,當人們問他,為什么每天撿牛糞?他說:為了攢錢。為什么攢錢?因為要修房子;為什么修房子?為了娶媳婦;為什么娶媳婦?生娃;為什么生娃呢?撿牛糞…… ”。
嘲弄戲謔過后,得意慶幸所謂的知識改變命運之后,冷靜下來,不輕意對比自己來時的路。稍微有一點悟性的人,突然會感覺到一股巨大痛苦的來襲。噢~~,原來我不也是那個撿牛糞的孩子嗎!!
呱呱墜地之后和家人的那段時光放佛是最短暫又最永恒的,然后匆匆踏上艱辛漫漫的刺骨求學,天之驕子的得意還沒來得及抓住,又跑入身心被掏空的終日勞作。這難道不就是一個邏輯的撿牛糞循環嗎?只不過幸運的我們,五十步笑百步,撿到了高級的牛糞。但一樣的是我們都處在這個悲哀的往復時間循環,充斥著迷惘的『哲思軌跡』。這一切努力有什么意義呢?難道就為了一份糊口的工作?為了填堵100平的空中套房?為了挖空陰謀陽謀爬為人上人?為了讓我們的孩子往復走過我們來時的路輕松一些?那再過兩百年呢,我自己和我的孩子都不存在了。這充滿痛苦的人世循環意義何在?
為什么我們突然這么害怕這么痛苦人世循環呢?或者說在無盡的時間里,我們能不能跳出來愉快地看待這都發生了什么。
看了《教育的意義》視頻,還有《重返時間的河流》視頻,我們分別留下了自己的片語感受。因為我們群里有個有趣規則,群主提了一個很棒的主意,凡是分享轉發信息到群里的,轉發者有義務留下他對這個信息的見解。于是,我@若虛EGS??在看《教育的意義》之后,留下的是『這個精彩絕倫的地方在,讓人感觸,我們被程序化、應試化、功利化的教育淹沒窒息太久了,忘記了教育原本意義在于啟發個體獨立思考,啟迪人性的智慧。既是開啟西方先賢〔我從哪兒來、我是誰、我要到哪兒去〕的古老沉思,又是解惑個體30而立50不惑,進可立命于治國平天下為往圣繼絕學,退可修身齊家悠然閑適看花落花開,不論人世沉浮,皆可暢快人世秀麗,靜聽雨聲花開』。@ck 則在看完《重返時間的河流》之后,留下『看完了<重返時間的河流>,殺傷力好強:眼見你起朱樓;眼見你宴賓客;眼見你樓塌了;人生就是開了一場會;三春過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時光飛逝,意義何在!』。
從我們留下的感受,能夠窺探到我們都在那條哲思軌跡上打轉:教育的意義何在?人生的意義何在?我們作為一個微不足道的時間過客,意義何在?生生死死的意義何尋?意義到底是什么呢,能否被找到啊?
這個問題何嘗又不是那個古老哲思的回歸,『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去往哪里?』。這個問題曾經被工業化革命、科學認知革命狠狠抽打扔到了垃圾桶,所以尼采在《快樂的科學》,感慨『上帝已死』。但是在工業生產、科學認知形成了常態甚至病態之后,這個古老的哲思又回來了,而且燃燒起更為猛烈的大火,燒噬著現代人們脆弱的心靈。
當然,在這個物質充盈、娛樂過剩的繁華年代,極少人『會想』這個問題,更少人『能想』到這個問題,更更少人『能想』又『能解』這個問題。如果說,你漸有“白發滿頭歸得也,詩情酒興漸闌珊”的感覺,你在某個良辰美景中酒醒并且感到巨大的痛苦,那么你應該好好看看前面提到的兩個視頻,還有下文。否則,往下的內容先不用看了。
這里促使我們巨大痛苦的根源是:時間驅使我們人世生滅,視吾等若草芥。
應了老子那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那我們又何必呢?我們努力成為英杰,或墮落為大惡人,這又有何不同?這是個很可怕的冥思。
然后,這里想說,熬過這個可怕問題的燒灼,一起來體會那曲讓人全身震顫的『澎湃夏日蟲鳴月落交響曲』之中的真意吧。
陶淵明在『飲酒·五』中感然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那會兒所忘言的,或許與這里的有同歸之處,那我就嘗試來辯一下。
首先,真意藏之于意義之肌理。應于那條『哲思的軌跡』,這里應個『求果的軌跡』概念與之相對。求果的軌跡,實質上就是《重返時間的河流》里面格非提到到『我們要發現意義,提供意義,構建出一條美好的意義鏈』。若分兩層來言及就是『點燃生活的熱情,點化眾生的意義』,也是這篇文章的標題。若細細道來,則是生而為人,我們就『要生存,要生活,要修行要進化,要穿透時間超越空間,要嘗試去看看時間之外不滅的風景,要嘗試去護佑弱小迷茫的生靈,要去嘗試點化眾生的意義』。如此,點燃心性燈火,可不淪落萬古長夜;心藏求果軌跡,就可構建串聯一起的超塵意義鏈。求果軌跡,似是人間哲學的產物,但是越到后面將越是形而上的,一種虛空的宏大意識建筑,漸有靠近宗教靠近神明的意味,這里是不做任一種宗教廣告的,走到那里的人們自然有他們切身的實證,就不是這里討論的了。而最為核心的真意意愿是,愿你點燃心性、萬古清明,愿你得慧劍斬憂愁,愿你勇敢修行勇猛進化,愿此融化入你的信念根基。
點燃生活的熱情,點化眾生的意義,這讓我腦里浮現一些共性小故事小感悟,隨意說說。
關于追求的故事,一個男孩堅持送了三個月的牙膏給一個女孩,后面他把自己給感動了,因為他是牙膏推銷員非常喜愛牙膏,不出意料結果是玩壞了;還有一個窮老板堅持送了一個星期各式各樣布鞋給一位女神,結果女神跟他好上了,因為他看過女神穿高跟鞋腳上疼痛起泡的情形,他說就想讓她平時在家多穿布鞋舒服一些。
人們的故事里,其實并無所謂真正對錯,無需去分析孰對孰錯孰強孰弱,無需去找對套路去各個擊破等等。比如,如果第一個女孩天生就對牙膏的氣味有特殊好感呢,而第二個女孩一直很鄙視布鞋這種土里土氣的東西呢,故事是不是得重新反著來演繹呢。我們能看到的是,每個人感受快樂的方式可以是個性獨特的。明白自己的喜好,明白別人的喜好,首先也是一種基本修養和禮數。
再如,或者一些人根本就沒有真情實感的喜好和真正懷有的熱情,那該如何是好呢?在喧鬧的現代生活,這種情況似乎可不少。
尊重每個個體的習性,因為那可是時間雕塑的藝術品。最重要的,更是尊重自己的習性,因為那是時間雕塑出來的唯一屬于自己的。著眼當下,雕琢好這個藝術品,點燃對生活的熱情,保持開放心態去進化去變得更強大更美好。
回觀日常生活,或許很多事情就好釋然了。喜歡一個女孩,討厭一個男孩,喜歡一個朋友一本書,討厭一個國家一個風俗,不過就是兩個時間的雕塑品間能否相互共鳴,相互認可。若是有念意,千里之遙的雕塑也會相互穿透荊棘前來相會。沒有念意,就沒有意義,不出幾個月往回觀照,不過是一堆無明痛苦雜亂的虛無愁緒。
感受一下自己這座時間雕塑。嘗試對生活懷有熱情吧。著眼當下,返觀生活的意義。雕琢一個秀麗的時間雕塑可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啊。
關于意義,它并非一味的美好而神圣的,是一種強大的亦正亦邪的存在。若四十二章經佛眼觀世所言,『視倒正,如六龍舞』。
第一個,來看看近代日本給中國的傷害,日本如何煉制一種可怕的意義。摘于《苦難輝煌》(清水加飯團,釀成法西斯)。『1904年日俄戰爭正酣之際,一個21歲的日本青年天天來到東京上野的帝國圖書館,殫精竭慮地苦讀。兩年之后,他的重要著作《國體論及純正社會主義》寫成,自費出版。他就是日本法西斯理論之鼻祖北一輝。』;『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后的1919年,是世界法西斯運動收獲頗豐的一年。該年5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組織“戰斗的法西斯”;該年9月,希特勒在德國加入“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同是9月,北一輝在上海完成《國家改造案原理大綱》』。而后,裕仁天皇召喚繼承北一輝思想的大川周明,用這種可怕的意義注入三羽烏為核心的昭和軍團軀體,塑成了一具殺氣騰騰的軍國機器。被北一輝、大船周明、裕仁天皇召喚出來的意義可不是什么好事吧。
包容意義的平衡和對抗,或許才是時間的主人愿意看到的,因為那意味著自我革新和機體進化。
第二個,再來看看近代開辟新中國的中共青年群體。開國的意義和能量由兩個地方開始澆筑,一處是先進而系統的馬克思思想,二處是華夏儒法精神傳承。這個勢力也不是如教科書說的那么所向披靡的,而是經受著國民黨屠戮和抗戰磨煉的九死一生的磨難。非常慶幸的事,時間印證了這具意義雕像更強大。腳下的新朝代,由一幫既能夠構建更新理論(意義)又能夠執行相應意志的年青人的血肉奠基出來的。當然,事后諸葛亮,如果國民黨當家,如果蔣介石一派的意義堅持到底,那么現在我們也能愉快的生活呢。這個確實不假,不過蔣能擁有的意義和意志是被歷史遺棄的。即便能茍延殘喘至今,蔣的意義和意志,不過是能將華人維持在二等三等人種陣營,而不會有底氣敢認定,人人生而平等。
點化眾生的意義。這里的『點化』是個中性詞,如用某種善意的信念建筑來呼喚小怪獸伙伴,點醒這種信念的意義,焚燒他們的時間能量來構建一種時間里的秩序。再如用某種邪惡的信念建筑來召喚妖魔小伙伴,同樣也點明這種信念的意義,那就構建出來一種惡魔的秩序。但是,但是,但是,低級的邪惡是一般心智都能夠鑒別感受出來的。然而,更多時候善意或惡意的信念是并無所謂對錯,甚至互有重疊,所以不要被這種假象蒙昧,不要過度沉迷邏輯推演。感然無念自然站位,克己行善即可。更多時候你我無需去點化眾生的意義,只需要點燃生活的熱情,點燃伴侶家人的意義,點醒自己不滅的信念根基,多多行善于深處解惑于后來人就可以了。除非處大亂之年,除非是領歷史命符之人,方才慷慨歌燕市,從容去解圍眾生禍亂,否則亂建信仰主義亂點宗教神明都是大壞人,躲遠遠去。
零散空談了一些看法。空轉的邏輯確實并不迷人,迷人的是有了一定的真意邏輯基礎,某年某月你在夏日小園芭蕉葉下,蟬聲鳴鳴,睡眼惺忪,剎那清明,笑意豁然,哎呀,原來剛才那是大夢一場呀。
三年前,2014初夏相交之時,初相識一些宗教和心性修煉的知識,心癢癢搞了個悟寂App以作紀念,那時卻不識意義如何作用修行、作用進化。三年一眨眼過去了,慢慢醒來,對酒戲歌當時少年,一起沐浴清明月夜,甚感開懷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