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寫作和健身,想培養一個好習慣,我們往往會碰到下面兩個難題。
一是無法開始行動。
這是我們在打算培養習慣的時候,經常遇到的阻力之一,缺乏勇氣和動力。比如,你的學習吃飯娛樂時間已經安排的滿滿當當,覺得自己根本沒時間抽出來去做運動。明日復明日,每天都在計劃,每天都沒有開始。
二是無法堅持行動。
即使改變了生活的不良習慣,終于開始運動了,這時候,往往也會因為缺乏意志力而你的身體似乎總在跟你抗議:要不就休息吧、要不就停下來吧、要不就少運動一會。天天這樣想,每天的運動越來越少,然后你就真的停下來了。
那么對于我們來說,一般情況下,是如何克服困難,培養一個好習慣的?
采取動力策略=打雞血
比如說,如果你想要有個好身材,就要讓自己堅持鍛煉。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經常提醒自己:要變得更好,身材越來越完美。這樣,就是給自己打雞血。
但是,實際上,給自己打雞血的方法,并不是那么可靠。這種主觀感受,很容易發生變化。因為人都是有懶惰的天性,大部分人都愿意享受當下,畢竟,坐在沙發里吃零食的快感,要遠遠大過虛無縹緲的夢想。
另一方面,即使是最強的雞血,給你的動力也會越來越弱,這就是常說的三分鐘熱度。第一天給自己打雞血,可能真的會讓你熱血沸騰,狂奔10公里不喘氣。但時間到了第100天,可能你就會徹底厭倦,對雞血毫無反應。
采用意志力策略=咬牙堅持
比如當你跑到8公里的時候,堅持不下去了,你會告訴你自己一些讓自己堅持下去的話,譬如:要想人前顯貴,必須人后受罪。可能有時候在運動時,就在這樣的不斷給自己加油中就堅持了下來,這就是意志力策略。
但是,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太過艱難的事,往往會提前消耗干凈人的意志力,讓人徹底喪失行動力。
到底該怎樣破解這個難題呢?
把讀書、寫作和健身之類的龐大而復雜的習慣,壓縮簡化成微習慣。目標足夠小,就很容易開始,也很容易堅持。
當你想要培養一個新的習慣時,你要把它盡可能縮減成最微小的動作,比如,把要求自己每天鍛煉1小時,縮減成每天鍛煉15分鐘。把每天做100個俯臥撐,簡化成每天做2個。把每天寫3000字的感悟,壓縮成每天寫300字的反省。
鍛煉15分鐘,做2個俯臥撐,有用嗎?
看到這里,你可能想要放棄了:每天做2個俯臥撐,我能堅持,但是有什么用呢?做了等于不做啊……
先別急著下結論。雖然每天只做2個俯臥撐,只鍛煉15分鐘,但這個行為習慣,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身體會變得更結實,有活力,有運動的欲望和能力了,做運動變成了生活的慣性,自然就會讓人養成定期健身的習慣。
微習慣讓大腦上癮
大腦往往是抗拒改變的,但是微習慣采取一個小到不可思議的目標,這種習慣堅持下來,大腦也不會發出抗拒的指令,畢竟,就做2個俯臥撐,大腦都來不及抗議啦。
一旦啟動一個簡單的行為,比如每天做2個俯臥撐,就有大機會,接著做別的,超額完成任務。
目標實在太簡單了,我們不僅不會感到困難,想要放棄,而且會感到很high,因為很容易就能完成嘛。大腦不但不會抗拒,那種實現目標的成就感,反而會讓人覺得上癮。
讀書寫作,也是同樣的道理。先從每天5頁讀起,每天300字的感悟寫起。
怎么做才是培養一個微習慣的完整過程?
1.選擇一個微習慣,確定每天的計劃。比如每天做2個俯臥撐,每天寫300字的感悟。
2.明確知道這個微習慣的好處。你為什么要每天讀書、寫作、健身?想明白這個問題,然后再開始。
3.像吃飯一樣,把微習慣安排進你的生活里。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會讓你更容易堅持下去。
4.定期給自己獎勵。比如堅持一周,就去看場電影。如果沒有完整堅持一周,就連下周的電影也要扣除。
5.每天都要做好行動完成的情況。完成就是成功,沒完成就是失敗,沒有中間地帶。
6.試著超額完成任務。比如,雖然你的目標是堅持每天2個俯臥撐,但是,如果你覺得還有很多力氣,你可以再多做一些。
7.千萬不要上調目標,即使你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每天做堅持20個俯臥撐,也千萬不要修改目標。因為,我們的目標是要真正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越簡單就越好。
微習慣的目標,一定要小,小到不可思議才好。
很多人在設定目標的時候,會以我們的真實能力為標準來制定。這是忽略了身體和精神狀態的變化。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如果你給自己制定的目標是每天健身2個小時,那么一定就會出現意外,讓你無法堅持。外界干擾因素有很多,甚至心情不好,都可能讓你無法完成計劃。
所以,微習慣的目標,一定要非常小,小到不可思議,只有這樣,才會讓它毫無威脅。當你對這個微習慣習以為常,每次到了固定的時間,就會主動去做。和按時吃飯一樣,覺得毫無難度。那么恭喜你,你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