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偶爾,一個事情做完的間隙,我會有一種感覺。今天在重復昨天,明天又會重復今天,每一天復制粘貼一般,就像是電影《楚門的世界》。
電影是金凱瑞演的,應該很多人都看過。那個生活在聚光燈下的楚門,人生的一切都看似是自己的選擇,殊不知,從他出生的那一刻,導演已經安排好了他的一切。
爸爸媽媽,鄰居,朋友,老師同學,甚至妻子都是演員,他的世界,就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攝影棚,連日出日落和天氣,都是設計好的。他的每一天,每一個早安,微笑,刷牙,和鄰居的問候,都一模一樣。
對他自己來說,他在自由地生活,可他不知道,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控制著,注視著,他成為了收視率最高的綜藝節目的男主角。
電影是虛構的,但在真實的我們身上,這叫做命運。
2、
每天,早上六點二十的鬧鐘一響,我的生活,就開啟了一環扣一環的接力賽。起床,做飯,叫孩子起床,盛飯,在孩子吃飯的間隙我去上個廁所,在廁所里用力的時候,還要無奈地運一口氣來回答孩子隨時的的問題和呼喚。
然后穿衣服催促孩子上學,出門前,不是老大忘記帶口罩,就是老二沒穿好外套。下樓騎著小電驢前面一個娃后面一個娃,在清晨的涼風里,先送老二去幼兒園,再送老大去小學。
回來路上,總是人擠人,車擠車,電動車來回穿梭。買好中午和晚上的菜,到家以后,卸下頭盔和外套,開始收拾衛生,餐桌上的剩飯,盤碗,廚房里,水槽里都是滿的。
臥室里的窗簾沒拉開,被子沒有疊。我蓬頭垢面,還沒好好洗個臉,整個人還有種不清醒的睡覺氣。
瑣碎的家務就不提了,真的是,連寫都不想寫,因為我若寫下來,似乎像是又做了一遍。
3、
上午基本家務時間一小時,工作時間一小時,備菜做飯一小時,然后就到了中午孩子放學的時間,從這時候開始,時間就變得很匆匆。
11:25接,13:20送,4:10分接,加上上午的接送一天4個來回,8個單程,不是在接娃就是在送娃,沒等氣喘勻,就到了晚上最忙碌的作業時間。
老大二年級,剛剛找到感覺,可以不用盯著寫作業了,但需要督促和檢查,你一放松他就溜號。老大幼兒園大班,正是幼小銜接的時候,因為精力不夠沒管上,基本不認識什么字,我每天帶他讀論語,幼兒園還會不只簡單的算數和拼音作業,題量不大,難度也不高,但老二時常不開竅啊,幾分鐘的作業,能讓你瞬間血壓爆管。
但好在,孩子總能長大,每一天都有變化,以前還要陪著睡覺,現在都能獨立入睡,洗漱洗澡吃飯穿衣基本自理。
4、
只是,除了孩子,我好像真的不剩什么了,丟失了自己,沒時間做自己,被局限在了時間和空間里,動彈不得。生活被切割成了很多小碎片,孩子不能不照顧,一日三餐,接送作業,可以把一個媽媽的綁的死死的。
我現在非常能體會那些監獄里的犯人,我覺得自己跟他們大概沒啥兩樣。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情緒崩塌,但好在,陪讀時間越長,心胸容量越大,我現在似乎越來越堅強了,崩塌的間隔也越來越拉長了。
明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今晚去廣場遛娃,一邊是火熱的健身操,一邊是熱辣辣的拉丁舞。我跟著健身操蹦跶了一會,骨頭全部咔咔作響,一會就氣喘吁吁不行了。坐在花壇邊上,在轟隆隆的音樂里看著扭動的人群發呆。
5、
我忽然開始思考一個深奧的問題,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今年是我的本命年,36歲,想來若是能活到七八十,現在也過半了,這一半的人生里,我做了什么呢?
似乎做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沒有做。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認知覺醒》里,作者周嶺說的“醒著的睡著的人”,形容我真的是特別的準確。
他是36歲開始覺醒的,巧的是,我今年也36歲,不知道有沒有覺醒,但似乎有一點點想要醒來了。
我每天在做的事情,有多少是出于無奈,有多少是出于機械,又有多少是出于熱情,而余下的后半生,我想要過怎樣的生活,想擁有怎樣的狀態,如何活著才能不留遺憾?
一串串的問號在我腦子里冒出來,但我完全想不出什么,在已經被孩子固定得七七八八的人生里,我還有多少余力可以去選擇?我還有多少自由?人生還由得我去選擇嗎?
乏味,無力,百無聊賴的感受,一波波涌上來。無所適從,找不到著力點。
6、
看著扭動的人群,健身操隊伍里,站在最前面的兩個女孩,穿著緊身的淡黃色短袖,黑色彈力褲,沒有一點贅肉,凹凸有致,手臂很細,夜里燈光是暗的,但還是能看到她們臉上的點點光澤。
2022的初始,從正月初七開始,我減肥一個月,掉了18斤,從一個大胖子,變成了一個小胖子,還是沒能擺脫胖子的命運。
夏天到了,看看拜拜肉,捏捏小肚腩,還是會有點遺憾,還想要再瘦一些,還想要運動起來,這些念頭時不時冒出來,哦,我知道了,我想要變美變瘦,這是一個看起來很膚淺的愿望,但很真實,掙扎了這么多年,我終于可以正視自己愛美的需求,不再擰巴。
7、
好,第一個愿望,變瘦變美變精神。學習穿搭,每一次穿衣服不應付不偷懶,過腦子思考一下怎么穿更好看更得體,多去看時尚穿搭的視頻和文章,提升審美。
第二個愿望,豐富我的內在,變自信變強大。多看書和紀錄片,多寫反思日志,不斷改變自己,豐富自己。
第三個愿望,勇敢地做真實的自己,在社交上,慢慢打開自己,不封閉。
想完這些,忽然有了一些些的動力和熱情,也有了想要寫作記錄的沖動。這份感覺熟悉而久遠,不功利地寫作,才是最開心的,這是我的一部分人生,不是完成任務。
如果說,隨意書寫,能找回久違的寫作熱情,也是在實現著我的第二個愿望,豐富內在。忽然覺得賺到了,不是嗎?
好了,碎碎念結束,剩下的時間,就用來向著目標前進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