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年節”與“假期”的最后時光。據說根據天文觀測今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所以其實狂歡早就結束了。
北方之地,上元時節,親人團聚之刻。
新聞頻道還專門普及,所謂元宵的“宵”有“夜”與“月圓”的寓意。
人們言“宵”常想起圓滿,我卻想起“蕭”、“簫”,似乎同音的幾個字更多的是離別的味道。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此去經年,多久不曾踏足故土?是否還記得天塹的一江碧濤不同于北地的黃河滔滔?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每天上演的各種分別雖無古風的悲壯,但人生哪有那么多來日方長?你說我們還在同一城,可彼此心知:別時難,再見亦難。
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故人。 先不言良人與蕭郎,姊妹匆匆一聚又兩年,當時你刻意重復咖啡館店員的話“歡迎下次光臨”,可下次又是哪次?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世間多癡男怨女,可人性本就喜新厭舊,無論對人、物皆如此;扛得住大風大浪,卻可能敗給平淡瑣碎的時光......
而“宵”字本身,在我看來,也預示著種種分別。
親人匆匆再聚,接著就要各種奔赴、別離。月圓則虧,到達頂峰以后,必然盛極而衰;類似的總結,還有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所謂一切都是有大限之時的。
就連教育部門擬定的開學的日子,也恰恰定在元宵節之后;花燈佳節一過,與假期的分離也徹底到了。
今天是學生們開學第一天,也是我們早就說好要各自又共同學習微信打卡的第一天。還記得曾經的約定嗎?完成每天的任務后發朋友圈截屏或者發微信。
圖片發自簡書App
與過去“斷”,與假期“舍”,與懶惰“離”!今天開始,要看到自律和堅持的自己!康姆昂,北鼻!
以免你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