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到了四十不惑的年齡,按理說什么都可以想明白,可是這幾天為了父親的病,我怎么想都想不通。
想不通的是,父親一輩子勤勞、憨厚、善良,為何這兩年一直要受病痛的折磨,一年一場手術(shù),就是年輕人也扛不住,更何況是年世已高的父親了,常常在想,如果有什么方法可以減少父親的痛苦,我都愿意去做。
可是誰又能告訴我,到底該怎么做,醫(yī)生模棱兩可的話,讓我不得不時刻想一些不好的結(jié)果,相比起母親和姐姐的樂觀,我好像悲觀了好多,老公一再的給我說,醫(yī)生嘛,總是會將手術(shù)最壞的結(jié)果告訴家屬,好讓家長有一個心里準備,可是準備什么呀?我實在是想不明白,也許是我根本就不愿意想明白。
我更愿意去想,此次父親的病就是簡單的腸梗阻(醫(yī)生說是幽門梗阻,這兩天不停地上網(wǎng)查閱各種資料,也沒有弄明白兩者的區(qū)別到底是什么,具體該怎樣治療,也是無法弄清楚,只能一切聽醫(yī)生的。),我們積極的配合治療,一定會取得一個很好的效果,可是這都是我一廂情愿的“愿意”,醫(yī)生卻沒有給我們一些讓人高興的信息。
今天父親正式入院,又是一系列的檢查要做,只有等檢查結(jié)果出來后,才能知道具體的情況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美好的愿望可以決定的,看著父親消瘦的臉龐我沒有一天不在祈禱,祈禱這是父親最后一次受病痛的折磨,從此健健康康,好好的度過自己的晚年,也好讓兒女們,再承歡在膝下,盡自己的一份孝心,如果能這樣,我愿意放心我日夜牽掛不已的工作(畢竟工作的機會還有很多,而陪伴父母的日子確實過一天少一天。),多多再陪他們一程。
成年人的生活,上有老,下有小,一天的日子總是過得忙忙碌碌,一地雞毛,總是為了生活風里來雨里去,四處奔波,有時想著多多的陪伴父母一下,可是卻要放下賴已為生的工作,可如今的社會走到哪里能開“錢”了,沒有辦法只能拿起工作,減少了陪伴父母的時間,真的是太難了。
也許我要好好的用心體會一下龍應臺的這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雖然用在此不甚恰當)
“不必追!”,此刻,我是做不到的,我想一直追隨他們的背影,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