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開始的第一天,和妻子女兒來到蘇州城西的白馬澗,只是為了傳說中的汗血寶馬。
女兒在電視上看到的廣告,說這種馬之所以叫“汗血寶馬”是因為它流出的汗是紅色的。一路上都可以看到馬路兩邊的“汗血寶馬”的宣傳廣告,廣告詞曰:汗血寶馬,悅動蘇州。這個廣告詞和現在的許多廣告詞一樣,有點不顧章法,生造詞語。世事如此,不再多言。
一路欣賞著這樣的“汗血寶馬”,我們終于來到了白馬澗。
此地不負其名。白馬、山澗皆具。雖然那白馬早已物是人非,現如今只留下幾具塑像,但山澗卻真。淙淙流水,從山上逶迤流下。久居城中,很少見到這樣本真的自然之水。這酷熱的夏日,竟也因此而在心中增添些許清涼。
女兒不斷地問汗血寶馬在哪,我心中也在急急尋覓。只是唯見路兩廣告招展,就是不見伊馬蹤影。但只要有廣告在,那寶馬就應還在前面,順著廣告,我們定可一睹寶馬“芳容”,我這樣自信地告訴女兒。
逆著潺潺流水,來到山腳。終于看到了一副巨型的“汗血寶馬”宣傳畫。根據上面的介紹,此地有三匹汗血馬,均來自土遙遠的土庫曼斯坦,當年神雕大俠郭靖就是騎著這種馬。看到來自如此遙遠的寶馬,想一睹寶馬“芳容”的心更加迫切,舉目四望,只見青山隱隱,那寶馬究竟藏在何處?
再細看宣傳畫,才明白寶馬是按時出現:上午十時現出一次,我們已經錯過。下午要到三時寶馬才能現身,女兒作嘆氣狀,我內心的迫切也只能再壓抑幾小時了。
寶馬一時看不到了,但此地山水具佳,不可錯過。于是繼續向前,不遠處有一開闊水域,便是此地的核心景點:龍池。
據說龍池的形成已有億萬年了。由此可見,這水并不比這山年輕。我常常感嘆于山的古老,現在這水,同樣古老如山。龍池的水清澈透明,池中有著現代的游覽船只在漂蕩。億萬年間,有多少人在這水面漂蕩過?也許只有龍池之水才能知道。
池邊水清澈見底,不少游人下至水中嬉戲。我也未能免俗,亦親密接觸了一下龍池之水,清涼之感,在這炎炎夏日,至為可貴。女兒不愿下來,只是因為旁邊有著一個牌子,上書“請勿戲水”四字。女兒歷來是一“守法公民”。這回我覺得除了“守法”的因素外,還有一層是女兒對水的懼怕。在我的執意要求之下,女兒下來了,妻子也下來了。我牽著女兒的手在水邊走了一遭。上岸后,女兒意猶未了,意欲再走一遭,我說前面還有更好的去處,遂作罷。
望著這一灣清清池水和四面隱隱青山,我不禁感嘆這是一個好地方,清晨抑或傍晚,游人稀少之時,只有山間啁啁鳥鳴和潺潺流水之聲,應該更加宜人。
于是,我說“此地有山有水真好啊”,妻子補充道“蚊子也多”,女兒總結曰“有山有水有蚊子”。
圍繞著這一池綠水的,是號稱“十里木棧”的棧道。這棧道,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時隱時現,頗有意境。沿著棧道一路行來,青青枝條觸手可及,盈盈綠水近在咫尺。和山和山如此地親密接觸,確能滌蕩心靈,復歸自然。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我覺得身處山水之間,仁或是智都是如此的卑微和渺小。人的智或者仁,在存在了億萬斯年的山水面前,何足掛齒!面對古老如斯的山和水,我們除了感嘆之外,夫復何言?
走完“十里木棧”,已快到了汗血寶馬“現身”的時候了,女兒一直念念不忘的提醒著我不要錯過了寶馬“現身”的時間。
來到寶馬即將“現身”的地方,只見早已聚集了許多人在翹首盼望。我們亦加入了等待的人群。夏日炎炎,人們打著傘,揮動著扇子。對汗血寶馬的景仰,著實令人感動。
忽然有人喊道“來了,來了”。順著聲音望去,果然,在人們的躁動聲中,有兩匹馬在兩個可以叫作馬童的人的牽引“現身”了。人們爭先恐后向前擁去,紛紛拍照不止,耳邊不時聽到人們嘖嘖稱奇之聲。
我帶著女兒往前擠,妻子早已不知被擠到何處了。但看那“汗血寶馬”果然非比尋常:首先是個頭比一般的馬要高大許多,馬身棕色毛發,細短而光亮,脖子上沒有長長的馬鬃,但脖子上的毛色略顯黑色,顯得更有精神,兩匹馬四條腿絕大部分是黑色。兩匹馬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棕色。說是“幾乎”,除了因為馬腿是黑色之外,還因為這兩匹馬中,其中一匹的身上有兩處是白色,一處在馬頭,馬面的中間;另一處在一只的后蹄上。另一匹的身上有三處白色,一處在馬頭,另兩處在兩只后蹄上。這應該是我們看到的最“神奇”的地方了。傳說中最神奇的“汗血”沒有看到,雖然酷暑難耐,看馬的人揮汗如雨,但那馬卻清閑自得,難得出汗!
寶馬看畢,人們紛紛歸去,帶著滿足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