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說到4度鐵粉=辨識度+專業度+鏈接讀+價值度。如何提升辨識度呢?
第一公開表達:提升內心能量,獲得指數級成長。微信朋友圈、視頻號、小紅書等,持續公開表達自己的思想、價值觀、生活理念,展現自己的才藝、生活狀態……這種方式,顯然可以達到一對多的效果,也就是說,在同一時間內,你一個人可以影響更多你想要影響的人。你只有被更多人看見,才能吸引、篩選、連接更多的鐵桿粉絲。
并且越是高手,往往越懂得公開表達,懂得用思想與才能作為杠桿,撬動更多的用戶,激活更大的市場。
但是好多人就是沒有公開表達欲,其原因有兩點:一是才華不足以支撐公開表達;二是沒有分享欲。
我想說的好多事情不是看到了結果才去做,是因為做了才有結果,所以不要總是認為自己沒有才華,沒有才華通過日積月累的鍛煉或許就有才華了。同樣我們一生要過八九十年,現在網絡這樣發達,只要我們分享出去就會被記錄,難道我們這輩子就沒有一點可記錄的?
人生不是經過了多少有意義的事,而是記住了多少有意義的事,所以分享是表達自我觀點,記錄美好生活的美麗舉措。
凡事都是事在人為,這讓我想到我的兩屆領導,第一屆領導是推著工作,不耽擱工作就行,第二屆領導是個兢兢業業的人,凡事想爭第一,同樣的一批人,同樣的一個公眾號經過他們兩屆領導的帶領,判若兩個單位。
第二屆領導為何帶領的好,他就是公開表達特別好,每天工作都是那些,但是做完這些工作后,都會發公眾號,干了什么事,學了什么內容?有了什么計劃?再單位100多號人轉發出去,就形成了浩浩蕩蕩的影響力,這個單位什么事都做的這個好,反過來你不分享出去,別人沒人清楚,所以他們也就不知道你干了什么,那怎么提升自己的辨識度呢?
當然 一個人是否喜歡公開表達,其實與他內心的能量指數息息相關。換言之,一些人的公開表達欲之所以不強,是因為他們內心缺乏分享動機。這個分享動機既可以是利他的,如分享干貨與方法論,幫助某人解決某問題;也可以是利己的,如分享自己的生活、情緒、喜好、榮譽,以此獲得他人的點贊與反饋,從而滋養自己。不論利他還是利己,總之,這個人的內心世界里一定要有一股對明天充滿期待與渴望的力量,抑或想要通過自身去影響、幫助他人的力量。這些動機越明確、越強烈,他們的表達欲也就越強,他們也就越有可能被更多人看見,與外界建立橋梁,逐漸影響他人心智,形成個人IP,最終收獲屬于自己的鐵桿粉絲。
基于以上內容,我們不難發現,打造個人品牌的目的從來不是成名、吸粉、搞錢,而是借助互聯網媒介去呈現一個有點才能、有點意思的自己,去影響、幫助他人,讓他們變得更好。目的越純正,個人品牌之路就會走得越輕松,擁有更多鐵粉的概率也相對越大。提醒大家的是,分享欲強,并不是叫你學會耍嘴皮子、斗嘴、一個勁兒地秀自己,這樣的人顯然不是在公開表達,而是在公開表現、公開作秀。
所有努力的意義,不過是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下一篇分享如何定位,感興趣的朋友點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