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月末了。
十月,這個北溫帶的秋季的中間月份,也快要和你說再見了。溫度開始不冷不熱,空氣開始慢慢的涼起來,樹葉兒開始慢慢的變黃然后不緊不慢的飄落,恐怕這就是這個月份最常見的景象,最恰當的形容吧!
越往北,緯度越高,秋意也越濃。此刻,我正在華北平原的大地上,已經明顯的感覺到了那種濃濃的秋意。早晚極大的溫差,清晨時分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夜幕那讓人直哆嗦的寒意。當然,秋意味更濃的還是那些落葉木,紅的像火的楓葉,黃的像糕點的梧桐葉,稠密的像是羽毛一樣的被涂上金黃顏料的新疆小白楊,和各種不知名的其它喬木,都仿佛約定好了似的,都在這個月份一起變黃,一起逃脫樹枝的懷抱,紛紛揚揚的飄落到了地上。
如果是在清晨,天朦朦朧朧的剛醒,大霧還沒散去,清掃路面的工人還沒開始工作,你會發現每條路面上都是厚厚的落葉,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都有,要是恰巧沒人經過,偌大的天地只有你一人,走在那條厚厚的,厚厚的鋪滿落葉的路上,是特別的詩意。我更喜歡把那些落葉稱之為秋葉,盡管它們來自不同的樹木,盡管它們各自有各自的脾氣,品性,但它們都逃不掉在秋天飄落這個事實。所以稱之為秋葉更恰當,更有意味。
腳踩在那些落葉上,就像踩在一條漫長的時光軸上,厚厚的漫長的時光軸。那些飄落的葉好不容易熬過了春天,夏天,初秋,就差一個冬了,卻在這個季節一片接一片的飄落,實在有些可惜,假如那些葉子可以說話,我想它們能說的只有嘆息吧。有時候,我也在想,人和那些落葉其實很相似,有孤單的漫長的成長也有帶有痛苦的遺憾的離去。
這是北方的他鄉的秋,一千公里之外的故鄉的秋又會是怎樣的呢?憑著十幾年的印象,我想差不多可以猜出個大概來。首先是沿江的濱江公園里成千上萬的銀杏樹像是鍍了金子一樣閃閃發亮,樹下是密密麻麻的銀杏葉和銀杏果。草坪里的草差不多枯萎了,卻仍帶有一絲綠意,臨水的楊柳垂著腰,發絲般的柳條還是保持著盛夏的姿態,只是葉子黃了,掉了。香樟樹,桂花樹還是如水般的翠綠,絲毫沒受秋色的影響,早晨和傍晚也是會有濃霧的,遠遠望去,江水,高樓,遠山,濃霧,構成了一副朦朧的山水畫,讓人贊不絕口。江水較淺的水灘上,大片大片的蘆葦都開花了,雪白的碩大的葦花在秋日的艷陽下是用鏡頭拍不出的美麗。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市區里那條兩側長滿高大的法國梧桐的老街,這個時節,梧桐樹葉兒全都變黃了,樹下定是一條厚厚的用樹葉鋪成的“地毯”,踩在那條長長的長長的“地攤”上,再匆匆的人,再匆匆的車,也一定會停下來欣賞一番。可能這些就是我對故鄉秋天的最深刻,最濃的記憶吧!
故鄉的秋也好,他鄉的秋也罷,都是一種與春,夏,冬與眾不同的美。是的,我喜歡秋,喜歡深邃的厚重的秋,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