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文四)廉頗藺相如的故事

廉頗,是戰國時趙國的名將,因為攻城拔寨屢建功勛,被授予上卿(相當于宰相呢)官銜。

藺相如,出身就卑微多了,他最初只是趙國宦官頭子繆賢的一個門客(門客就是有些本事,被人家養著混吃混喝的人)。

趙惠文王時,趙王不知道從哪兒淘換來了稀世珍寶——和氏璧。秦王聽說了,就給趙王寫信說:我用十五座城跟你換這塊璧怎么樣?趙王心想,你咋啥也想要啊?但是又惹不起秦國,就召來全體大臣開了個擴大會議,所有人都了解秦王的人品,說了不算,算了不說,所以猶豫不決:給他吧,怕他不給咱們城;不給吧,又怕他打咱們;找個回復秦國的人吧,又沒人敢去。把趙王心里麻煩的。

舉棋不定之際,老宦官繆賢說話了:“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你怎么知道他能行?”繆賢說:“有一次我得罪了老大您,想跑到鄰居燕國去避難,藺相如阻止我說‘你為啥要去燕國呢?你咋知道燕王會收留你呢?’我說:‘我跟燕王是哥們兒啊,有一次跟咱們大王在邊境上開G2會議,燕王悄悄的拉著我的手說咱倆加個好友唄。所以我投奔他去。’藺相如說:‘你傻不傻啊,燕國弱而趙國強,燕王知道你是趙王的親信,所以他才跟你交朋友,目的還是跟趙王套近乎。現在你卻跑他那兒去,燕王肯定會把你捆巴捆巴引渡回來,因為這正是討好趙王的機會啊。你不如親自扛著狗頭鍘,到趙王那兒痛哭流涕地謝罪,運氣好了也許趙王可以饒了你呢。’我照他說的做了,老大您也饒了我。所以,我認為他是個有智謀的人。可以出使。”

于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換我的和氏璧,你看給還是不給呢?”藺相如說:“秦國強大我國弱小,不給也得給。”趙王心想這不廢話嗎?又問:“那他耍賴,拿了我的璧不給我城咋辦?”藺相如說:“人家秦國要換璧,你不給,理虧在趙國;咱們給了璧,秦國不給城,理虧在秦。”趙王想,還是廢話。藺相如接著說:“考慮這兩種做法,寧可給他,讓他擔負理虧的責任吧。”趙王想,這叫什么買賣啊?就問他:“誰可以出使呢?”藺相如說:“我看您也沒什么人了,我去吧。”

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發了。秦王正在秦宮中的娛樂場所嗨皮呢,見到了和氏璧,開心地跟大臣宮女們說:“都開開眼吧,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和氏璧!‘’左右及美女們嘴里喊著萬歲,爭著傳看和氏璧,把藺相如擠到墻角去了。


藺相如心里別提多別扭了,咋啦,把我給忘了?也不提給城的事兒了?于是擠到秦王面前,說:“和氏璧上有一個小瑕疵,我告訴你在哪兒。”秦王就把璧還給藺相如。

藺相如拿上璧之后,馬上竄到一個柱子旁邊,憤怒得頭發把帽子都頂起來了,怒吼道:“秦老大,你跟我們要和氏璧,我們趙王準備給你,召群臣商量,大家伙兒都說不能給。可我認為普通老百姓互相還不欺騙呢,更何況大國呢?再說因為一個和氏璧得罪了秦國不劃算,于是,我們趙王沐浴更衣,連吃了五天素,在朝廷上又是磕頭又是行禮地把和氏璧送過來,就是為了尊重你大國的名望。可現在我來了,你不在正式場合接見我也就罷了,拿了和氏璧就給你的臣子美女傳著玩兒,這不是耍我呢嗎?我覺得你根本就沒想著給我們城,所以略施小計把和氏璧騙回手。你肯定急了,你如果敢搶,我今兒腦袋跟和氏璧一塊兒在這柱子上磕碎了,看你怎么辦?”說完,舉著和氏璧就開始向柱子瞄準,做出要砸的姿勢。


秦王想,你藺相如腦袋碎了倒沒什么,可千萬不能砸璧啊。于是連忙道歉:“求求你藺大哥,不能砸啊!”馬上叫來有關部門的官員,拿地圖指著說,這些城給你們了。

藺相如琢磨著秦王肯定是騙人呢,假裝給城,實際上不可能,于是用了個緩兵之計:“大王,我們趙王送璧之前吃了五天素,公平起見,你也得吃五天素,順便減減肥,看你胖的。”秦王想,也罷,不就五天嗎?我半夜偷吃肉你也不知道,就答應了。安排藺相如住到了國賓館。

藺相如想,秦王決不可能給城,于是派手下人穿上破衣爛杉,揣著和氏璧溜回國了。


秦王還跟那兒吃素呢。五天后,秦王臉色臘黃地接見藺相如,藺相如一來就說:“你們秦國從穆公以來祖傳的說話不算數,我怕被你騙了對不起趙王,所以讓人把和氏璧送回去了。不如這樣,你憑著你的強大,先給我們城,我們哪兒敢不給你璧呢?我知道我騙大王是死罪,你燒鍋開水吧,我自己跳進去!”

秦王與群臣聽了以后全部石化了:這家伙也忒那什么了!左右想拉藺相如下去殺了,秦王說:“算了,殺了他有什么用,干脆好好招待他一番,讓他回去吧。”

藺相如勝利回國,趙王欣喜若狂,馬上提升藺相如為上大夫。

最后這事不了了之。

這以后,秦王越想越覺得這件事憋氣,決定報復,先攻下趙國的石城,后又派兵殺了趙國兩萬人。然后,秦王給趙王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想跟趙國和好,邀請趙王到西河外的澠池會面。趙王說我可不去啊,廉頗和藺相如勸趙王說:“您不去,顯得膽小,太給國家丟面子。”趙王說好吧,讓藺相如跟著去。廉頗把他們送到邊境,對趙王說:“老大,我估摸著你的行程及跟秦王會面結束,大概得一個月時間,一個月以后你要是回不來,我就立太子為王了啊,這樣可以斷絕秦國的念頭。”趙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答應了,心情黯淡地走了。

在澠池跟秦王見面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秦王說:“我聽說趙王你琴彈得不賴,給咱們露一手怎么樣?”趙王一聽來了情緒,心想,還有才藝表演啊,這我得嘚瑟嘚瑟,于是愉快地彈了一曲。秦國史官上前念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令趙王彈琴。‘’秦王偷樂:傻了吧?是我命令你彈的哈。

藺相如見狀,上前說:“我們趙王聽說秦王您擅長秦地音樂,這樣吧,我們趙王是彈撥樂,您就來個打擊樂吧。”說罷端起一個大酒壇子,走到秦王面前:“敲吧。”秦王心里那個郁悶啊:你們趙王至少彈的是樂器,怎么到我這兒就敲罐子?不行!藺相如見秦王不愿意,于是舉起壇子瞄著秦王腦袋說:“您不敲是吧?我把壇子扣你頭上!”秦王左右想上來拉走藺相如,藺相如高喊:“你們敢來?我扣了啊!”秦王害怕了,想:我堂堂秦王,怎么能這么就死了?以后史書上記錄,秦王是被壇子扣死的,我丟不起這個人啊!只好敲了一下,藺相如回頭跟趙國史官說:“記,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敲盆兒。”


秦國大臣見沒占上風,就說:“請趙王拿十五座城給我們秦王祝壽。”藺相如針鋒相對:“請秦王拿首都咸陽給我們趙王祝壽。”

幾個回合下來,秦國絲毫沒占便宜。

趙王終于平安回到趙國,對藺相如是感激涕零,馬上提拔藺相如為上卿,而且比廉頗的官高半級。

這下,廉頗不開心了。心里想:我廉頗靠的是攻城野戰,浴血奮戰得到的這個官銜,可你藺相如僅靠上下嘴唇一碰,居然官比我還大,我咽不下這口惡氣!于是派人滿世界貼小廣告,宣稱見了藺相如,看我怎么羞辱他。

藺相如聽說廉頗跟自己叫板,就不跟廉頗見面了,每次上朝總是遞病假條。有一次在路上遠遠的看見廉頗的車,藺相如告訴手下:趕緊躲!

這時,藺相如的門客不高興了。集體找藺相如辭職,說:“我們到您門下,就是沖著您的名聲來的,可您見了老廉,這么就像耗子見貓一樣?我們覺得臉上掛不住,拜拜吧您吶。”

藺相如連忙攔住他們,說:“你們說說廉頗和秦王比誰更厲害?”門客們說:“當然是秦王了。”藺相如說:“就憑著秦王的威風,我都敢拿罐子扣他,我單單就怕廉頗嗎?關鍵是我想了,我跟廉頗是趙王的左膀右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不能讓別的國家看熱鬧,從中漁利。我之所以這樣做,是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啊。”

這話傳到廉頗耳朵里面,廉頗羞得把自己家的地縫都鉆遍了。有一天告訴門客:“去,給我找一些荊條來,(別太粗了啊),我要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那天,廉頗光著膀子,背著荊條來到藺相如家,說:“老藺啊,我不知好歹,沒想到您大人大量,不跟我計較,您可真寬容啊!嗚嗚嗚嗚……哇哇哇哇……”


兩個人最后成了生死哥們兒。

? ? ? (原文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的表現可謂大智大勇,為趙國挽回了損失和面子,而將相和好,又體現了他的高風亮節,寬容大度的風格,令人敬佩。廉頗的知錯就改、負荊請罪,折射出他坦蕩、真誠的為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