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的春寒料峭,幾天的冷熱交鋒,幾天的風聲呼嘯,溫度驟然上升,仿佛是一夜之間,柳樹的枝條上長出了鵝黃的芽孢,春風楊柳千萬條的時刻如期而至。
人間的穿衣亂象,可謂“二八月亂穿衣”。經年的棉衣還嚴嚴實實的裹在一些人的身上,花枝招展的裙裾已經搖曳在女性的身上,各色的襪子點綴著如花似錦的春天,呢子、風衣也一股腦兒的走上了街頭,長長短短、厚厚薄薄、寬寬窄窄不一而足。
因為熱,所以減衣服;因為羨慕,所以穿上了風衣;因為還覺得自己年輕,所以也要和年輕人一爭高下。不料想身體卻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早已是千瘡百孔,“冷風暗箭”已在某一個時刻侵入我的機體,我竟然毫無征兆的感冒了。
從去年冬天養成的習慣,每天晚上在睡前,都要泡上20~30分鐘的腳,都要到微微出汗的程度。那一天晚上,也出了一定的汗,只穿了一個背心。半夜時分,感覺到有點冷,已是感冒的征兆了。接下來的幾天里,體內的虛火瘋狂的上竄下跳,吃了東西肚子飽脹,躺在床上心神不寧,身上骨頭微微發痛,喉嚨發癢,感冒不輕??!年齡真是個寶??!過了四十五歲,身體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過去只知道鍛煉身體,卻沒有很好的去保護身體,保護身體應該列入年度計劃了。比如說,我們要遵循天氣的規律,養成春捂秋凍的習慣,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大自然法則;比如說,出汗之后不要到風口浪尖上,否則就是飲鴆止渴了。
昨天認認真真的泡了半個小時的腳,又吃了兩三種藥,喝了五杯水,身體頓時覺得輕了很多,晚上一覺睡到了凌晨4:00多,身體感覺恢復的差不多了。
早上起來之后,身體還是感覺有點差池,于是又到衛生所打了一針,“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已成為我的就醫指南,不能小題大做、小病大養,要始終把“輕傷不下火線”作為身體的座右銘。
再吃上點藥,最好是在中午的時候能睡上一個好覺,身體得到最大限度的緩解,那么,我的感冒也就會逃之夭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