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中有些故事,很多父母發現自己常常會跟兒子開一些無厘頭的玩笑。有時覺得真的沒什么,但是孩子卻容易當真。這也是讓我常常感嘆孩子小小的世界跟我們如此不同的原因。
前天從學校回家,在過道換鞋子時,我把剛剛騎車回來的腳丫在兒子鼻子前一晃,他剛好蹲在那換鞋子。當然,我以為他不會生氣,因為把襪子當作臭氣導彈一樣使用是我倆常玩的游戲。
他媽媽看不慣我們這般邋遢,但這卻是父子之間的一點小秘密。見到我這樣,他也非得讓我聞他的臭腳丫不可。腳抬得老高還是夠不著我。我可不想蹲下來特意配合他,而是去準備晚餐。小家伙就不同意。非要我聽他的。于是就僵持了。最后他開始哭了起來,還說我是壞爸爸。表達他的不滿。
于是就僵持了。最后他開始哭了起來,還說我是壞爸爸。表達他的不滿。我當時聽著哭鬧的他,開始想著轉移他的注意力。問他在學校的一些事,但是沒用。他還是不依不饒,非得如此。
看到他這樣發脾氣,我心里開始有點上火了,也想著發脾氣壓制住他。很多人都知道這是最有效的辦法了。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父母就是這樣做的。面對吵鬧的孩子,不問是何原因,若是孩子說不通,一般直接動粗。
就算是在外邊看到有孩子不聽話,很多人心底都會暗暗說:揍他一頓。“我看就是慣的,三句好話不如一棒。”孩子看到暴怒的父母,一般會選擇妥協。一次又一次的妥協。
但是我明白這樣做的害處。孩子會把真實的情緒隱藏起來。甚至犧牲真正的自我,順從父母。而父母呢,也會心安理得地行使著自己這份得到社會認可的“特權”。
為什么不道歉呢?為什么道歉總是遲到?不敢說出口?面對孩子無助地哭泣時,請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父母就是這樣做的。面對吵鬧的孩子,不問是何原因,若是孩子說不通,一般直接動粗。
算是在外邊看到有孩子不聽話,很多人心底都會暗暗說:揍他一頓。“我看就是慣的,三句好話不如一棒。”孩子看到暴怒的父母,一般會選擇妥協。一次又一次的妥協。
但是我明白這樣做的害處。孩子會把真實的情緒隱藏起來。甚至犧牲真正的自我,順從父母。而父母呢,也會心安理得地行使著自己這份得到社會認可的“特權”。
當我們真誠地跟孩子吐露心聲,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會更理解你,靠近你。
沒有完美的孩子,更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當我們坦然地面對自己不完美,我們才能更多地理解到孩子的感覺,才能避免傷害到孩子。
當你真的錯了,請記得,跟孩子說一聲對不起!當你對孩子說一句“對不起”的時候,他會感覺自己得到了認可。
如果希望孩子能夠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真摯地生活的話,首先請父母,特別是爸爸能夠堂堂正正地對孩子說“對不起”。因為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就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