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看的頭有些沉,就想著到樓下轉轉,清靜。穿著拖鞋就下去了,剛出樓梯發現挺適合跑步的,感覺上來了,不管了,拖鞋就拖鞋吧。跑起來再說。
一直跑一直跑,半夜一點多,小區下面幾乎沒有什么人了,很靜。就這樣一個人靜靜的跑著,一圈、兩圈,如此愜意。腦子放空,前所未有的輕松,所有白天的瑣事、煩惱統統煙消云散、拋諸腦后。
慢慢的,腦子放空了,思緒開始信馬由韁,隨意馳騁,很多念頭在頭腦閃過,一些會議漸漸浮上來慢慢清晰,隨即將整個人拉到了高中時期。想起高三的時候想要走捷徑考體育生,本來我的問哈u可成績還可以但是考取好一點大的學校還有些問題。后來聽一個小學同學說起體育生考過的話,文化課不需要太高分。當時不知道為什么鬼使神差的就去報名了,其實我身材矮小也并沒有什么體育特長,當時一半是因為高考的壓力一般也是抱著僥幸心理??傊瓦@樣參加了體育特長生的訓練中。
剛開始還好只是常規訓練,強度也還可以,并不覺得很辛苦反而覺得鍛煉之后整個人充滿力量,學習效率也很高。并且鍛煉的時候尤其是跑步的時候可以緩解高考大的壓力,得到放松。漸漸的愛上了鍛煉愛上了跑步。記得有一次,老師遲來一會讓我們自己先跑10圈(800米的操場)熱熱身。不過大多數男生還是更喜歡打籃球,所以跑步的并不多。我一個人沿著跑到開始跑,一圈又一圈,后來跑出感覺了,中間跑了十多圈之后很累,感覺快堅持不下去了,腿也有些軟。不過慢慢的堅持著,調整了呼吸,總之沒有停下來。這樣過了兩圈之后,再跑居然又沒有之前那么累了,又恢復最開始的節奏了。
就這樣我繼續跑著,記得因為跑的超出了大家平時的距離,一個人跑了很多圈慢慢的吸引了一些同學的注意。其中一個和我一起跑了幾圈就中途停下來了,還有一個問我跑了多少圈了,我說二十圈了吧。說出來我自己都嚇了一跳,因為這個數字當時還沒有跑過,也沒有想過可以跑這么多,當時只是一直跑一直跑不想停而已。后來又跑了幾圈,具體的數字已經記不清了,不過差不多又小三十圈。
其實現在算算當時也沒有跑太多頂多算一個半馬,不過在當時還是挺多的,覺得自己其實可以做的更好,有點像《士兵突擊》中許三多不知不自覺中做了333個腹部繞杠一樣,只是想到了一些事一直做一直做而已(當然我的程度沒有他那么厲害,也沒有在床上躺幾天的情況)。不過好像就是從那次之后慢慢的愛上了跑步,跑去煩惱出一身汗,一身輕松。
后來的訓練強度慢慢加大了,我本身身體底子很不好,不過當時已經沒有退出的選擇了,主要已經為此付出了那么多,不到最后絕不能放棄,就算是死也得死在考場上,至少得考一次才行。當然自己也有倔強、不認輸的一面,別人可以做到我為什么做不到。所以一直咬牙堅持著。不得不承認,每個人的條件有很大不同,我文化課比他們好很多,但是在體育方面只有被他們虐的份。每一次訓練我都是拼到了自己的極限。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忽然明白體育、運動、奧運會這些字眼背后所代表的含義。他們是競爭、進取的精神,是挑戰自己以及人類的極限,是更快更高更強,是不服輸。
那時候我就在想,或許體育考試會失敗,不如自己預想的那樣,文化課成績也耽誤了,不過我不后悔,在這期間學到的拼搏、不服輸、倔強、堅持到最后以及因此愛上運動并養成的鍛煉習慣或許并不比高考考個好學校差。
或許這些東西會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成為我的血液我的基因。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這些東西或許更寶貴吧。
現在即將而立之年,期間經歷樂很多,很多次都有可能放棄掙扎、向現實、向生活妥協,但最終我還是堅持了下來。我還沒有妥協、沒有失去自我,還抱有希望,還在一路奔跑。而這或許就是當時留在我血液里的東西吧。
回首往事,頓覺回到年輕的時候,精神抖擻、斗志昂揚。
希望我一直跑下去。相信生命會因此變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