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恩格斯曾指出:《荷馬史詩》是希臘人由野蠻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既然是希臘人時代變遷的見證,那么《荷馬史詩》必然和戰爭緊密相連,其中《伊利亞特》就是一篇戰爭史詩,絕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描寫戰爭。荷馬以旁觀者的身份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審視了戰爭和戰爭中的幾個英雄人物,在對這一半歷史半神話事件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那個特定時代希臘人民對英雄的崇敬與膜拜,同時詩人在描寫英雄形象時也加入了他對英雄的完美設想。《伊利亞特》第二十四卷中,阿喀琉斯處理赫克托耳尸體的情節和老國王普里阿莫斯夜訪阿喀琉斯欲贖回愛子的尸體的情節都充分表現了詩人在塑造英雄時對其形象的完美訴求。
? ? ? 因為極度憤怒赫克托耳殺死了自己的好兄弟帕特羅克洛斯,阿喀琉斯重返戰場并殺死了赫克托耳。盡管赫克托耳兩次請求把自己的尸體還給家人,但憤怒的阿喀琉斯依然暴虐他的尸體:他把快馬套入車前的軛架,將赫克托耳的尸軀綁在車后,趕馬拉車,繞著墨諾伊提俄斯陣亡的兒子,他的墳塋,連跑三圈,然后走入營棚休息,把尸體扔在地上,四肢攤展,頭臉貼著泥塵。這些情節將阿喀琉斯陰暗、殘暴的一面暴露無遺。當宙斯召開眾神會議要求阿喀琉斯的母親海洋女神塞提絲讓自己的兒子歸還尸體時他表示服從。而后,老國王普里阿摩斯夜訪阿喀琉斯意欲贖回愛子的尸體,普里阿莫斯使他想起了自己的父親,老人的勇敢也激起了他對敵手的尊重,這時候阿喀琉斯則表現出了性格上的極大大轉折:老人一番訴說,在阿基琉斯心里催發了哭念父親的激情。他握住老人的手,輕輕地把他推開;如煙的記憶,籠罩在他倆的心頭。老人蜷縮在裴琉斯之子的腳邊,哭悼著殺人的赫克托爾,而阿基琉斯則時而哭念他的父親,時而悲悼帕特羅克洛斯的死亡;悲戚的哭聲在營棚里回轉。當卓越的阿基琉斯流夠了心酸的眼淚,慟哭的激情隨之離開了肉體和心靈,他從座椅上起身,握著老人的手,把他扶站起來,看著他灰白的須發,心中泛起了憐憫之情。他從此前極端殘忍的屠夫形象變成了一位多愁善感極端溫柔的人子。阿喀琉斯命人洗凈赫克托爾的尸體并答應停戰十二天讓特洛伊為赫克托耳舉行葬禮。這個情節通過阿喀琉斯性格的巨變展示了英雄重情重義的人性美,為此前阿喀琉斯的兩次憤怒洗白。荷馬精心安排的這一極具轉折和沖擊力的情節,讓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更趨完美。
? ? 《伊利亞特》第二十四卷的另一主角——老國王普里阿莫斯,偉岸高貴的他為了要回愛子的尸體,不惜向敵人下跪,原本男兒膝下有黃金更別說是英雄了,但是這里他向阿喀琉斯下跪親吻阿喀琉斯的雙手,我們并沒有為此對他存有任何的羞恥和鄙夷,反而他贏得了所有人的敬重。這些情節都使普里阿莫斯這位老英雄的形象趨近完美。從《伊利亞特》中,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但是荷馬在這殘酷的戰爭中塑造了眾多英雄形象,雖然這些英雄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但是他通過對情節的巧妙安排使這些英雄形象漸趨完美。
? ? ? 在充斥著血腥與暴力的戰爭中最缺乏的就是人性,恰恰《伊利亞特》第二十四卷卻是一個充滿了人性愛與美的篇章。用阿喀琉斯殘酷的殺死赫克托耳作為引子,把普里阿莫斯和阿喀琉斯最為光輝充滿愛與美的一面表現的淋漓盡致。“我忍受了世間其他凡人從未做過的事情: 用我的嘴唇親吻你的雙手,殺我兒郎的軍漢。 老人一番訴說,在阿咔琉斯心里催發了哭念父親的 激情。如煙的記憶,籠罩在他倆的心頭。老人蜷縮在 裴琉斯之子的腳邊,哭悼著殺人的赫克托爾, 而阿基琉斯則時而哭念他的父親,時而悲悼 帕特羅克洛斯的死亡;悲戚的哭聲在營棚里回轉。”赫克托耳死后,白發蒼蒼的特洛伊老王帶著禮物來到阿喀琉斯的營地,面對著殺死自己兒子并暴虐著他尸體的敵人,老國王放下仇恨低聲下氣去撫摸親吻那雙沾滿鮮血的雙手。這就代表著他真正原諒了阿喀琉斯嘛?不,這真正是出于愛!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僅僅是為了要回兒子的尸體,普里阿莫斯不顧自身的生命危險、不顧喪失尊嚴去感化阿喀琉斯。在這里荷馬用悲情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偉大而慈愛的父親形象,贊頌了偉大的父愛。阿喀琉斯被有喪子之痛的的老王感動得幾乎流出了眼淚,終于忍不住為自己的父親,為亡友帕特羅克洛斯放聲大哭,營帳里一片哭聲。阿喀琉斯對老王深表同情,歸還了赫克托耳的尸體,并且停止攻城十一天,以便老人有時間以全禮安葬他的兒子。阿喀琉斯對特洛伊老國王的同情與禮遇,為阿喀琉斯性格添上充滿人性的一筆,寫出阿喀琉斯內心深處豐富的感情,對人的慈悲心懷、善良熱情、率直忠厚的性格,體現了史詩充滿人性關懷的一面。
? ? ? “言罷,捷足的阿基琉斯跳將起來,宰掉一頭雪白的綿羊;伙伴們剝去羊皮,收拾得干干凈凈,把肥羊切成小塊,動作熟練,挑上叉尖,仔細燒烤后,脫叉備用。奧托墨東拿出面包,就著精美的條藍,放在桌面上;與此同時,阿基琉斯分放著烤肉。隨后,他們伸出手來,抓起眼前的佳肴。”初讀到這一部分我還是不能理解,怎么能這么快就把酒言歡呢?也許正是因為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人性中存有的這光輝的一面讓敵人之間在選擇仇恨與寬恕的時候站到了寬恕的一邊,基于對未來的追求。但是應該還是深沉的父愛占據最為主要的原因吧。
? ? ? 所以說《伊利亞特》第二十四卷充滿了人性的愛與美,荷馬充盈的表現出了在那個戰爭時代希臘人對愛的追求,這里尤其是父愛。通過阿喀琉斯被感化的情節則表現出人性中慈悲、善良的美好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