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的兩通電話,忽然讓我這個技術型的書呆子對人生有所感悟,意識到面子不值錢,千萬別因為面子和自己的正經事過不去。
先說今天早上,忽然老同學給我發微信要加好友。這個老同學呢,畢業三十年并無往來,只是都在班級群里,而且在群里也不曾見其發言。那么為什么要加我呢?猶豫中,我還是點了通過驗證。
也沒有寒暄,直接發來一張圖,是他們廠的一個重要設備的試驗波形,請我判斷一下有無故障。我先告訴他,專業細分,這個對我來說已經跨界,建議他去找另一個同學,或者他們集團的試驗研究院。但是,我還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波形特征發表了看法,認為他們的設備并無問題。他才告訴我,已經請集團試驗研究院看過了,也認為沒問題,找我是想核實一下。當時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說。然后又問該設備是否運行,如果不運行可以做一個試驗。他又說這項試驗做過了,但是呢數據有些遲疑。我根據他說的數據變化,給他說了一種可能,這下說到他心坎上了。原來研究院的工程師也發現了數據變化,但認為是數據記錄有問題。是另外一個廠的老師傅給他們說了和我觀點相同的可能,因此他覺得八九不離十。
然后又提到故障處理。總之交流下來,感覺他還是比較滿意。我想經過這么一次,以后可能往來就多了。
再說昨天。昨天是易總又打來電話。上次易總假惺惺請我吃飯,實質是想讓我把某大型外企的一位電氣主管帶上,因為這位主管和我有老交情。結果在告訴易總我和這位主管已經多年不往來后,易總直接消失,一句話都不回復。當時我就感慨易總的現實。實際上我和那位主管過年還特意互發短信問候,只是不想打擾人家所以故意那么說。但易總也真的是不給我面子呀,好歹也得說管能不能把主管帶來,專門就是請你吃飯吧?反正我那次后就不打算再和易總有交集,不曾想他電話又來了。一接,是來找我要一份招標文件。直接說沒有。
實際上我怎么可能沒有。一來招標文件帶有保密性,不能隨便給別人傳。二來呢,也不想給他找。所以敷衍幾句,他最后還特地叮囑我,一定要幫他問問別人有沒有,如果有找來發給他。
結合老同學和易總的表現,我覺得我活得很沉重。之前確實臉皮太薄,不懂人就算目的性太強也沒啥。老同學是廠里的專業負責人,遇到技術問題那急著解決呀,直接找上門來又何妨?什么三十年沒來往,在工作需要面前去計較啥。易總是生意人,生意需要,管前面有沒有尷尬。
所以,兩通電話,居然也讓我明白了更多的處世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