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結婚三年,生活不算富裕,但日子過得也算平靜。
他的家庭曾經輝煌過,富有過,也落魄過,貧窮過。父親人到中老年還有愿景能恢復往日的輝煌,這也沒什么問題,能力范疇內也該支持。
一個人愛面子不是什么錯,但已是為人父母,子女有自己的家庭、事業,是否應該體諒子女也有難處?
在我看來,一個人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的事,在兒女經濟能力范疇內給予經濟支持自然理應幫助,可這兒媳婦剛進門沒幾天就以工人工資未結算,工程需要周轉需要資金等問題向對方借錢,開口倒是很客氣,兒媳婦給的也大方,可作為公公,這做法合適嗎?
這也罷了。別人家誰誰誰過世了有難了,別人家出份子錢,一兩百,三五百合情合理。自己兒媳婦剛剛生產完作為公公的沒有給予慰問金,反倒要求兩個兒子此時各支付此份子五千元,這又合適嗎?
近日來,又是誰誰誰家兒子怎么怎么樣了,出于面子,想必這份子錢給的也不輕吧!
確實,面子問題:
取決于場合,取決于人。
有的時候,面子很值錢。
有的時候,面子不值錢。
自己的孫子剛剛出生了,正是用錢時,作為爺爺,此時開口要錢,為的是自己的面子,為的是別人家的事,說不上胳膊肘往外拐。究竟是孫子重要還是誰誰誰更重要更需要錢?
但在我看來此番作為本身就欠考慮,且不論做人做事如何,就是于情于理也不對!幫助別人是好,可你的能力所在呢?
日后,作為父親的又要求溫飽問題都成問題的兒子來尋求資金支持,何不考慮考慮兒子自身的能力與否呢,何不考慮考慮兒子家庭和經濟狀況如何?
不知這老人家口口聲聲是賺了幾百萬還是幾千萬,反正錢是沒見著,但尋求兒子兒媳經濟支持倒是給予不少。
不知他老人家作何想法,總之兒媳婦罷了,日后家務事、財務帳需拎清,日子過得沒多好,問題倒是出不少。不然,誰愿意嫁你兒子一人,如同嫁你全家?既然你家錢這般多,兒子這般好,承讓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