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洛杉磯,斯臺普斯球館,一場弱隊間的常規(guī)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只因為有一位“老人”要在這里謝幕,這位老人就是一代籃球傳奇——科比,布萊恩特。
其實,這場謝幕從去年11月30日科比宣布退役那一刻就已經(jīng)開始,科比用他每一次的奮力投籃計算著倒計時,觀眾也從科比每一次的投籃中計算著倒計時,于是,主場依舊是主場,客場也成為主場,每一次命中,都換來“MVP!”的呼喊,競技變成了禮敬,比分化作了萬眾心潮的奔涌。
一個籃球運動員的退役牽動了億萬人的心緒,與一個傳奇有關,更與涌動在人們心底的期望相連。
傳奇在于一個人的手指上,帶著五枚金光燦燦的總冠軍戒指;傳奇在于一個人單場豪取81分;傳奇在于成為21世紀頭10年最佳NBA球員;傳奇在于5次獲得最有價值球員;傳奇更在于他視籃球為生命的偏執(zhí),和沖垮一切攔阻的勇氣和霸氣。
科比留在人們心里的不僅是那些“美如畫”的投籃,更有那些比賽場外的動人畫面:那個纏著父親要去球館看訓練的孩童; 那個對著垃圾桶,數(shù)著5、4、3、2、1,練習投籃的小男孩;那個從意大利歸來,孤獨自閉,不被同伴搭理,發(fā)誓用籃球證明自己的高中生; 那個苦坐在板凳席,為獲得更多上場的機會,發(fā)誓要成為最好的籃球新秀;那個撕裂了跟腱,術后用腳趾夾鋼珠來恢復機能的堅毅“老人”;還有那放出毒蛇般兇光的眼睛,以及咬牙至變形的、透著寒氣的冷峻面龐。所有這些畫面,都在人們的心里,豎起一尊追求至高、永不低頭的高大雕像。
雕像的名字叫“科比”,更叫“人心”。因為追求至高、永不低頭,登頂輝煌,是所有人的夢,強者因此興奮,弱者因此激勵,怯者借此慰藉,真真假假之中,人們都將自己當作了偉大的科比,因此,無論美國人,還是外國人;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無論因為愛所以愛的“科蜜”,還是因為恨所以恨的“科黑”,以及還在役和已退役的球員,人們在這個時候,都站到了一個陣營,共同捧著科比這一輪偉大的夕陽,將他送到升起的地方。
于是一路送到了2016年4月14日,洛杉磯斯臺普斯球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熱情在這里瘋狂,26500美元的場邊票價告罄,連球館的空氣都競賣到13600美元。理性在斯臺普斯失去了價值。
科比知道自己的心,似乎也了解人們的心,他拖著老邁的腿腳,帶著酸痛的肩膀,運積了全部的力氣,從開場哨響就進入了攻擊的模式。持球、持球、再持球,投籃、投籃、再投籃,汗如雨滴,眼冒兇光,60分,逆轉(zhuǎn),這是人們希望的噴薄;“完美的謝幕!”“最完美的告別!”這是人們同聲的贊譽。
早就知道這場特殊的比賽,為了盡情的享用這道甜美的大餐,我克制自己一整天不上網(wǎng),只等夜深人靜,只等巨星出場,只等萬眾歡呼,只等淚流滿面。
回放的比賽開始了,科比用他全部的表現(xiàn)將比賽變成了總冠軍賽,而不是退役賽。漸漸地,我看出了“門道”,隊友持球過中場,一律回頭“找科比”,科比則一律照單全收,將球射向籃筐;對手們則堅持絕不放過和絕不壓迫的防守原則。
我忽然明白,這是在共同搭建一塊日出東方的平臺啊,比賽雙方,都在合力為巨星的輝煌創(chuàng)造機會。特別是對方球員,用“絕不壓迫”的防守給巨星施展才氣的空間,用“絕不放過”的攔阻悄然地表達對巨星的尊重和致敬。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面對這樣一場意義非常的比賽,如果還有人要執(zhí)著于戰(zhàn)術的合理及數(shù)據(jù)的效率,我們只能將他看做不解風情的“呆子”;在世界都沉浸在幸福的滿足之中的時候,如果還有人躲在衛(wèi)生間用冷水洗頭,一臉冷靜地鄙視狂歡,揭露科比的丑聞,我們只能將他看做故作理性的“假道學”。
共捧夕陽旭日升,科比值得這樣的厚待,世人需要這樣的撫慰與噴薄,因為,每一個人的心里都裝著一個心愿,它的名字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