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得,這是“曼巴日”的故事

科比-布萊恩特轉過身,走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或者,某種程度上,科比早就已經離開了。只是今天,真正的科比又回來一次,做最后的鄭重告別,給大家最后一次,最為科比式的幻覺,而已。

2016年4月14日,斯臺普斯球館。

科比左翼三分線第一次持球時,全場開始歡呼。。

科比右翼切出,接球,中投,全場再次歡呼——球砸前筐不中。

科比右翼面對雙人翼蔽,墊步翻身突破,擊地傳給希伯特。

——他剛打NBA那個時代,這種一個半人對位,算非法防守。

弧頂接球,交叉步拉球突破,跳步上籃,滑筐。

后場持球,晃動后右手運球跨步突破,被打掉。

借掩護運球到罰球弧頂,面對海沃德,起手晃動,未遂,投籃,不中。

前5投,0中。

左手完成職業生涯最后一次封蓋。

反擊中到籃下,投籃假動作晃起海沃德,一個高弧度后仰投籃,本場第一球。6比6。

左手運球in-and-out,到罰球線前一步后仰跳投,第二球。

右翼三分線外接球,試探步后跨步突破籃下,招牌的跳步翻身展腹上籃,打三分。

5投0中之后3投3中,斯臺普斯球館在喊MVP。

——這時候,有點科比巔峰期的意思了:他一旦手熱起來,是無可阻擋的。

翼側切向右側底線,接球,腳踩三分線投籃。

再次反擊中右翼三分線外接球,起手三分。16比14,點燃全場后——任性地來了一個長距離三分球。

中場接球,傳到右翼,自己卷切去到右側要位,下腰后強行投籃,要到罰球。

左側三分線外接球強投三分不中。

弧頂接球,空中曲腿發力三分球不中。

第一節結束,13投5中,15分。

第二節打到6分半,科比從板凳上起身時,全場歡呼。

左翼底角持球,試探步后起手三分打前筐不中。

比賽間隙,去和鯊魚擊掌。

右翼試探步后,重心變化底線突破,一個十年前科比可以扣籃的動作,改成了雙手放籃:15投6中,第17分。

左翼要位,突破到底線,投籃假動作后,要到罰球。

左翼三分線外接球,投籃假動作晃飛對手后,三分線外起手命中,第21分。

于是立刻任性地,23尺外一個遠射,沒中。之后是一個弧頂大幅度拉球,突破,小角度拋籃,不中。

右手運球突破翻身后仰,砸前筐。這時看得出來,體力已經有些下去了。

半場結束,科比20投7中,22分。

下半場,科比拉球突破,左手上籃;右翼突破向中路,后仰;弧頂大跨步突破,放籃。

稍微喘過了一口氣,便連得6分。

于是暫停。

一個三分不中后,是左腰拉球到中路,后仰跳投不中。至此,26投10中。

然后是第27次投籃:一個右翼三不沾。接著一個左翼三分壓秒搶投,還是三不沾。

然后,手感又回來了。

左翼突破后滯空拋籃,第30分。

華麗的連續翻身步伐,底線后仰跳投,30投12中,第32分。

底線試探步后三分球,31投13中,第35分。

右翼試探步后三分不中,接著是左翼突破后左手上籃,33投14中,37分。

第四節了,科比還在場上。全場比賽,他只有第二節初休息了一會兒。

畢竟,他的職業生涯,打一分鐘少一分鐘了。

第四節初,是一波低谷:左底角接球投籃,不中。拉球突破后急停中投,不中。反擊中右腰靠住,翻身中路,起手投籃時被蓋。

到此時,37投14中。

從這時候開始,進入科比節奏。

所謂科比節奏,即是說,進入NBA歷史上幾乎絕無僅有的,“我知道這不是投籃好機會,但我就是手起刀落投得中”,tough shot maker。

追身三分得手,第40分。全場開始喊科比。大概是這歌聲,振奮了他。

弧頂急停三分,39投16中43分。

右翼急停出手敲籃筐后沿后,再補上兩次投籃。得到第45分。

之后,進入黑曼巴狀態。

弧頂變向后中投,第43投,第17中,45分。

左翼投籃打板不中、反擊上籃滑筐不中后,是一個翻身突破籃下:46投18中,個人第47分。

——十年前,他得81分那場,是46投28中。

兩個罰球得到49分后,一條龍突破,拋射打板,47投19中,第51分。

——十四年前,面對保羅-皮爾斯,在波士頓花園,他47投17中,是個人投籃最多。

從此開始,都是歷史了。

分數逼近后,科比嗅到了血腥味。運球突破穿越兩人,急停中投,53分。

左翼急停強投,56分。

科比運球到前場,高位掩護,進三分線后一步,中投,50投22中,第58分,湖人97比96反超。

兩個罰球,60分。

在他職業生涯最后一分鐘,得到60分,逆轉,取勝。

職業生涯最后一場比賽。三十年來NBA單場最多的50次投籃,得手22次,60分。職業生涯第六場60分。

最后下場時,科比捶胸。十年前對小牛三節62分時,也是這個動作。

就這樣結束了。

以猶他爵士為結束,仿佛一個輪回。

十九年前,西部半決賽第五場,也是猶他爵士。比賽還剩1分46秒時,鯊魚對郵差犯規,被罰下場,湖人領先,然而軍中無大將,全隊都緊張得不敢投籃。于是:

雙方89平,科比在亂軍之中撿到球,終止了爵士的進攻。還剩11秒。比賽最后時刻雙方打平。哈里斯教練決定:

“科比,你投這個球!”

18歲的新人科比-布萊恩特,運球過半場,面對爵士的布萊恩拉塞爾,原地運球,右手持球順步突破,加速,急停,晃開了拉塞爾——但他重心收的幅度太大,起跳投籃時已經把握不住,球出手,太低了。三不沾。

48分鐘比賽結束,雙方進入加時。哈里斯教練抿了抿嘴,拍了拍手。

加時賽一開始,科比左翼三分,又是三不沾。

三分鐘后,科比右翼華麗地大幅變向,突破籃下,拋射打板得分,湖人93比94落后1分。

比賽剩40秒,湖人93比96,科比再次三分球——三不沾。

又一次三分不中后,爵士98比93取勝,就此4比1淘汰湖人。

這是第一次,科比在鯊魚倒下后企圖接管比賽,當一回英雄,未遂。

雖則如此,哈里斯教練給了科比足夠的信任,鯊魚也對科比的勇氣很是推許:

“那陣子,科比是唯一有膽子,站出來投籃的家伙!”

——那會兒,鯊魚當然不知道,四年后,他就要跟科比吵投籃次數的問題了。

那是少年科比的縮影:他有野心,他有擔當,在關鍵時刻,想當英雄。失敗了,但還是敢接著投。輸掉比賽后,科比在板凳上抿著嘴,眼神灼灼,生自己的氣。

十九年后,他干掉了爵士,作為自己的收尾。

為什么說,科比也許早已經走了?

今天是2016年4月14日。整整三年前零一天,他跟腱斷裂,倒下。然后是至今的三年。

如果不是他這樣的執拗性格,也許早就在巔峰期退役了,但也許同樣,如果不是他這個執拗性格,他根本無法在NBA鏖戰這么久,將自己的技藝超拔到如此精純。

他現在的處境,他的光榮,他的低谷,他的輝煌與幽暗,甚至他的苦境,都是自己找來的。求仁得仁,如此而已。

如果2013年春天他跟腱斷裂直接退役,會讓你產生怎樣的感覺呢?“忽然間NBA就沒有科比了?走得那么突然?”

他回來了。這三年間,他傷,復出,傷,復出,不斷投丟他曾經投得進的球。終于一點點讓我們意識到,“科比的確回不來了。”

這跟腱斷裂的三年,這多出來的三年,是他跟自己的告別,是他跟籃球的漫長告別。

畢竟迄今為止,他的人生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在NBA度過。要離開NBA了,他自身承受的痛苦,遠遠勝過旁觀的任何人。他總得一次,再一次,再一次確認,自己確實不行了,才肯罷休。

他每投丟一個球,便是一次告別,曾經縱橫無敵的科比形象便死去一點點。

許多老湖人球迷會傾向于忘記科比的新秀季,因為那時科比在當替補。

許多老湖人球迷,我認識的,在過去三年,看科比的球并不太多。

“知道他還在打球,偶爾看一場,就還行。”

我們知道巔峰期的科比,不是這樣的,不會這么掙扎于傷勢。就像芝加哥公牛時期的喬丹迷,會下意識地忽略奇才那兩年;就像老火箭的大夢球迷,根本不肯提起大夢在猛龍那兩個賽季。

巔峰期的科比,不是這樣的。

2005年12月20日,湖人主場對達拉斯小牛,科比開場撿到前場籃板后中投,隨后是右翼試探步后再中投。后場撿起球后,科比一條龍推到前場,晃動后翻身上籃,再連兩個中投——半節時間,他得了10分。

今天似乎手感不錯啊。

于是科比底線突破,空中晃過高他半頭的迪奧普上籃。再次抓到前場籃板,他速度擺脫丹尼爾斯,然后空中撞開迪奧普,打三分。

速度、力量、技巧,全部體現出來了。

之后是他一系列罰球,然后是面對丹尼爾斯的強行三分球——他招牌的半后仰高出手點滯空投籃,是無視對手防守的。

科比在第三節用一個華麗的突右晃左假動作晃飛約什-霍華德,中投得到自己第46分。反擊中穿過霍華德和德克-諾維茨基,翻身上籃48分。半分鐘后,兩個罰球,他得到自己第50分。第三節剩26秒,科比一個滯空中投,個人第58分,球進哨響,加罰。科比罰中第59分。第三節結尾,科比右翼切出,揚手三分:個人第62分。湖人95比61領先。

科比將右手放在耳邊,然后一拳捶在自己胸口,連捶五下。他沒有笑容,只有憤怒:三節比賽62分,一個人得分勝過達拉斯小牛。

——巔峰期的科比,是上面這樣的。

昨天,喬丹與科比的訓練師蒂姆-格拉弗說,科比已經走了,already gone。

的確,那個惡狠狠咬牙切齒的科比,那個殺人如麻的科比,那個逆天而行的科比,在2013年那次跟腱斷裂后,就多少消失了。

2013-16這三年,他與傷病做斗爭,很頑強,很堅韌,是條硬漢,但那不是巔峰期的科比了。

真正的科比,只有對手球迷會記得。科比說過,他自稱黑曼巴蛇的意思是,黑曼巴蛇能在高速中保持精確。這就是他的獨特之處。他是個需要看錄像,看慢動作才能明白妙處的球員。只是,許多人來不及看到這一切。作為他的對手存在時,你只會覺得他可怕。

我清楚記得,2008年西部決賽第一場下半場,科比獨得27分,湖人逆轉馬刺。一場比賽而已。但那天,看了湖人與馬刺鏖戰近十年的我,清楚地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今年我們搞不定他”。就是這種感覺。

就像今天最后時刻,他滑過爵士所有防守,投中那兩個球似的。“當這種時刻,科比會自動用你想不到的方式,投進兩個球”。就是這種感覺。馬刺球迷、國王球迷、凱爾特人球迷、魔術球迷、掘金球迷、爵士球迷、太陽球迷……我認識許多人,都有類似觀感。

那種“防得多嚴實,他都會想法子搞定,看見他運球走過來就覺得要被蛇咬”的感覺,數據無法體現,經歷過的人才明白。

等到一切流逝了,沒有利害關系了,你看慢動作,看錄像,才能明白科比有多可怕。每個細微的動作,有多少鋪墊,有多少慢動作下才能顯出來的迅疾晃動。

所以,許多人,是從恨科比,慢慢開始敬服他的。

今夏會出的一本書里摘的:

布萊恩-肖,從科比十一歲開始跟他單挑的肖,回憶說科比對一對一如何熱愛。如果你不小心在訓練時一對一贏了他,他會要求再來一次。“那,你剛才那個招式,再來一次!”

德文-喬治說,更可怕的是,科比能隨時給自己添加招式。大多數球員都是在訓練里自己練熟了,而科比會在一天訓練里用一個招式,第二天比賽里就使出來。

他愛籃球,是個籃球癡。2003年一次采訪時,他跟記者大談自己發明的一個新招,“接球,試探步讓對方松懈,不收球,直接順步突破”,說著,他就跟記者比劃起來……他近乎狂野地雕琢一切招式。

名訓練師艾丹-拉文認為,所謂殺手本色,是這樣的:

熱愛籃球;野心;強迫癥、高傲自信、自私和自我問責——這些資質,科比一應俱全。

“他有時會選擇不給別人傳球,是因為他覺得,為什么要傳給一個不如你努力、不如你厲害的家伙呢?”

這就是他的傲慢與自尊。他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他知道自己有多強。

所以,我們也知道,2013-16這三年的科比,已經不再是黑曼巴了。他努力、堅韌,不向傷病屈服,但在球場上,他不再是曾經的他了。

直到今晚最后時刻。當比賽從半真半假的“科比告別賽,我們讓他投籃吧”,轉變為“靠,讓科比投籃,我們也許真能贏球呢!”

在他的最后一場比賽,我們最后一次瞥見了科比的真面目。那曾經無所不能的黑曼巴的影子。

我認識的許多老湖人球迷,這幾年并不追著科比每場球看。

其實許多人都是如此。少年時,追著每場球看,看到了最巔峰的時刻,癡狂地愛上;之后,便是時光流逝,物是人非。有人要換學校,有人要畢業工作,有人有了家庭。這個時代資訊發達,許多人已經來不及看完一場球。

只是偶爾用各類智能設備,跟一下:

“哦?科比還在打球。哦?科比又得了多少分啦?”

不只是對科比。許多人都是如此。年紀長了,時間少了,許多愛,分不過來了。

大家都知道,他的巔峰期過了;大家都不太期望他還能奪冠、制造新巔峰了。他的高潮,他的低谷,都是他命運的一部分,大家都能接受。人年長了,就不太容易激動了。

只是,只要科比還在,就還是個念想。

2004年,禪師曾如是說科比:

“有時他需要將自己提升到球隊利益之上,但他也知道他有時得犧牲一點自我……他知道自己在對抗籃球的基本規律,他知道……我得相信,事實是,他知道這一切。他想完成偉大記錄和偉大數據,然后到要爭冠時,決定來打一點合理的籃球。

某些時候,他獨力壓倒了現實,某些時候,他被時間沉埋。這就是執拗,是青春。他其實懂得一切。但是:

他不相信憑自己的努力,對付不了時間和現實;他明白有些事情無可改變,但他總試圖去挑戰這一切。或者說,他在挑戰自己,看自己能夠在不可逆轉的一切之前,堅持到什么地步。

所以對許多人來說,就是如此。只要科比不退役,那么,好像,這桀驁的青春,這可以對抗一切的青春,這曾經美好的青春,就還沒有結束。

他這三年,是漫長的告別,是為自己,也算是為他的許多球迷,續了三年青春。也許這三年,許多人并沒怎么看他的球,但他還在,就似乎有點什么念想,沒有結束。

到最后,要結束了,他打出了一場璀璨的比賽。

他老了,不如以前快了,不如以前準了,但還能榨出最后的激情,打42分鐘,投50個籃,得60分,還能逆轉比賽。還能在職業生涯最后一天,身為一個要退役的長者,鬧個大新聞,壓倒勇士的風頭,一點都不給季后賽邊緣的爵士面子。咬牙切齒,鋒芒畢露。

這才是黑曼巴。

科比是NBA歷史上,最極端的存在。他是美國黑人,卻又成長在意大利。他技藝如此早熟純粹,心志卻又桀驁到底。他當過天使,也當過惡魔,很得意地自詡黑曼巴蛇。他的技藝華麗輕盈,作風卻狠辣兇惡。他的人生有過大幸和大不幸。他有過最強的搭檔,又經歷過眾叛親離。他經歷過最慘痛的失敗,又經歷過最輝煌的勝利。他是最年輕的巨星,卻又是最老的湖人。他的人生一如他的風格,到最后,他用一場最科比式的比賽,當做最美好的告別贈禮,一種幻覺:

假裝時光始終沒有走,一切都還來得及像十年前一樣。

所以,好了。也許在另一個平行時空,科比已經在三年前就退役了。是他的執拗,他對籃球那近于扭曲的愛,以及球迷對他的感情,扭曲了現實。三年零一天之前的此時,科比跟腱斷裂,一步步走回更衣室時,他在想什么呢?他那時一定已經知道自己以34歲高齡遭此重傷,輝煌歲月勢必落幕了。但他又續了三年,直到最后,這個璀璨的夜晚。

對許多人而言,科比大概是他們跟籃球最后的維系了。仿佛科比退役,他們的籃球情緣也就斷了。所以,這就像是一個送給這個星球愛看他籃球的人們,早已結束,但又被憑空延長了三年的夢,最后還有這么一個,仿佛夢回十年前的結局。仿佛一切都沒有流逝。

已經很美好了。

如此,科比-布萊恩特結束了他的NBA生涯。

我們可以開始回憶了。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