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崢崢,今天是2021年9月26日,是我挑戰1000天演講打卡的第159天,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 遇事最有水平的思維方式】
佳句: 在混沌中尋找亮點,通過亮點擁抱光明。
? ? ? 先來看一張圖。如果問你看到了什么,你第一反應是什么?一個黑點?其實,這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小時候被問到的一個問題。當時他和班上所有同學都回答:“我看到了黑點。”老師搖了搖頭:“黑點就這么一小塊,周圍那么多白色的區域,你們為什么沒看到呢?”再來看另一個課堂。
一位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四道題:
2+2=4;
4+4=8;
8+8=16;
9+9=19。
? 學生看了,紛紛說道:“老師,您算錯了一道。”老師不緊不慢地抬起頭來,說道:“是的,你們看得很清楚。這道題我是算錯了,可是前面三道都對了啊,為什么沒人看到,只盯著我算錯的一道呢?”為什么要講上面兩個小故事呢?因為人性有一個弱點:更關注哪里出了問題,而不是哪里有亮點。就像一張白紙上有一個小黑點,明明白色占據了大部分,但大多數人,只看到了那個小黑點。就像學生們對老師做對的題視若無睹,反倒更關注老師錯了幾道題。這是人的慣性思維。
? 正是因為這種慣性思維,我們很難看到表象之下,還隱藏著亮點。
? ? 而能夠在一片混沌中,學會隨勢而變,發現亮點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
? 一次,作家林清玄路過一家羊肉爐店,突然被店老板叫住:“林先生一定不記得我了。”林清玄尷尬地說:“對不起,真的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見過你。”這時,店老板說起20年前他們會面的情景。當年林清玄在一家報館擔任記者,跑社會新聞,發現有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細膩。小偷被抓后,警方拿出一疊失竊案的照片給他指認,有幾張他一看就說:“這是我做的,這是我的風格。”有些屋子被翻得凌亂的照片,他看了一眼說:“這不是我做的,我的手法沒有這么粗。”
? ? 于是林清玄回去寫了一篇特稿,忍不住感慨:“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這么靈巧、風格這樣突出的小偷,又這么斯文有氣魄,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吧!”當年那個小偷就是這家驢肉店的老板。
? ? 他真誠地對林清玄說:“林先生寫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的盲點,我想:為什么除了做小偷, 我沒有想過做正當的事呢?
? 在監獄蹲了幾年,出來開了店,現在已經有幾家分店了,林先生,哪一天來給我請客吃羊肉呀!”事后林清玄很感動地說,沒想到二十年前無心寫的一篇報導,竟使一個青年走向光明。對待小偷大多數人的態度都是嗤之以鼻,但林清玄卻看到了小偷的魄力。這就是亮點思維。
? ? 亮點思維,就是在混沌中尋找亮點,并通過亮點擁抱光明。
? 真正厲害的人,遇事都懂得先找亮點。比如你是一位家長,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三門優秀,兩門良好,一門及格。你會是什么反應?這時候,大部分家長會脫口而出:“這門課怎么考的這么差?是不是上課開小差了?”但很少有家長夸贊孩子三門功課優秀,問他這幾科怎么考得這么好。培根曾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漠視者心中盡荒蕪。”
? ? 擁有“亮點思維”的人,可以在任何人身上發現閃光點。
恭喜你今天又讓自己進步了一點點,謝謝你的關愛,愛你們的崢崢,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