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一定很擅長時間管理。
比如,接到一個任務,你會精確地把任務十等份,前九等份時間,你悠閑愉快的玩耍,等到第十等份呼嘯而至的時候,你嫻熟地將剩余的時間分成十等份…以此類推,直到不能再切分,你就開始變得焦慮、暴躁,然后,馬不停蹄廢寢忘食地趕工。
是的,不到最后一刻,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
讀書的時候,你大概是這么安排學習計劃的:星期一收心,緩沖不過來,應該給點時間;星期二,應該再緩沖一下;星期三,刷一刷微博,玩一玩微信;星期四,期待即將來臨的周末;星期五,快要放假了,留到下星期再說。
工作的時候,雨天適合在家美美地睡一覺,晴天適合跟著朋友出門耍一圈,雪天適合帶著朋友一起吃火鍋,陰天適合一個人在角落里靜一靜。
有沒有發現,漫長歲月里竟然沒有一天適合工作或學習的時候?
再來看看你每天都在干什么。
早上,被鬧鐘吵醒,你睜開眼不是為了起床,而是為了確認自己能再賴床幾分鐘。等過了十分鐘,你的理性擊退了想死的沖動,再次睜開眼睛。接下來的幾分鐘里,你那昏昏沉沉的腦子里上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拉鋸戰,在銀行卡余額的助力下,你的理性戰勝了“想辭職”、“想請假”、“大不了遲個到”等強大敵人。最后,你總于吃力地將自己從床上搬起來。在接下來的十分鐘里,你會把自己收拾利索,以能達到出門見人的標準。
你每天都活得很有原則。
比如某件事要么干脆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但如果最終沒有完成,那就算了。
又比如,你每個星期,每個月,每年都在喊加油,借用魯迅先生的兩本書名:一邊《彷徨》,一邊《吶喊》。
上午就像沒睡覺一樣,下午就像沒睡醒,晚上就像打了雞血,好不容易到了周末,總有領居適時地發出奇怪的聲音…
新郵件還沒回復,聚會還沒開始,書還沒開始看,似乎什么都沒干,突然就發現,時間已經到了周末了。
功利的世界,永遠會給努力改變的人以入口,也永遠會給不勇于改變的人以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