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堅持下來的事不多:
一是堅持30年左右初一十五的燒香拜佛吃素(吃素近十年養成的習慣),有空也可以分享吃素的心路歷程,看似簡單但也是克服自身欲望的一個過程。
二是跑步,近兩年刻意培養自己的一個生活習慣,兩年前體檢查出幾個指標異常,隨著年齡的增長新成代謝減緩,以前怎么吃不胖減肥只要控制飲食,十來天就能效果明顯,但近年來隨著工作、生活節奏變快,越來越忽略身體機能的下降,既然身體發出警告?,先通過最簡單的運動來調整吧。
從小到大,最討厭的體育運動就是跑步了,記得學生時代跳繩、球類運動都是強項,唯獨長跑是要了命的項目,跑個幾百米就喘得像狗一樣,嗓子口冒煙,最后連走帶拖到終點…但現在感覺只有跑步這項運動最適合自己,可以一個人、隨時隨地進行,選一個適合的跑步路線,遇上刮風下雨可以在室內跑步機上完成。
在準備好基礎裝備、下載了跑步APP、特別是進行自我心理建設后,第一次跑步時的情景歷歷在目,果然只能跑百步,全程靠走完成,我想這也是很多新手會遇到的實際情況,但第二天繼續,能跑個300米、第三天能跑個500米…堅持一周后居然能跑個1000米不喘氣了
第一個月是養成習慣最重要的階段,除了實在太疲倦不適合跑步外,基本都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堅持下去,不追求配速與公里數,只要每天動起來,少則2公里、平均5公里打卡…堅持與汗水換來的是體能的增強與體型的變化,腹部贅肉明顯變得緊實,能不費力穿上以前小號的褲子,著實讓自己驚喜連連。
中間也會有倦怠期,比如嚴冬、酷暑,總會有各種有的沒的理由讓幾個月的跑量變少,但所幸至今堅持了兩年半,不僅僅是狀態的改變、身體機能的穩定,更重要跑步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自律換來自由,這話一點不假,能沒有負擔地享受美食,穿衣自由,穿上十年前的衣服會讓自己感覺年輕…等等
看到跑圈很多大神的跑步經歷,有相似之處也各有不同,期間我也盲目追求半馬,還興致勃勃各種報名,結果證明每次跑到10公里后我的膝蓋會有疼痛,隨后調整自己的心態,想想跑步的初心,因人而異,每周跑個3-4次,每次根據狀態跑個3-6公里不等,有最舒服的感覺是最棒的。
今天外灘夜跑,也是我最中意的一條路線,沿途建筑風景連綿不斷、燈光秀時刻都在展示魔都的號召力,熙熙攘攘的游客又讓人感覺特別有煙火氣,涼風習習,小跑一會兒心情特別舒暢…
在各類游客群里有一類是具有上海特色的阿姨大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花枝招展的5-6人一群,衣著鮮艷考究,往往佩戴各類款式絲巾,一口地道的上海話、擺出各種姿勢拍照,其中一個大媽群里搭配一個大叔,可別小看這唯一一名男性,拎包、拍照、合影,絕對是起到關鍵性點睛之人,既能忍受大媽們此起彼伏的大聲貝,還要不厭其煩地教女同胞們各種擺拍,同個姿勢不停地換人,今晚看了一會,被她們歡樂的氣氛感染到,如果以后自己退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各種享受生活也是一件有樂趣的事,生活有盼頭、唯有熱愛不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