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做各種各樣的選擇。
小到早上起來吃什么,上班的時候,穿什么才顯得正式得體,大到什么時候結婚生子,到市區,還是郊區置辦房產。
我們看起來對這些大大小小的選擇,熟稔于心,但自己又一次次陷入選擇的泥淖當中,無法自拔。
聽過很多人抱怨,不知道在兩份工作,如何做選擇,也聽過不知道接下來的人生道理,應該怎么走。
于是自己花費了太多太多的時間,在猶豫做選擇之上,到最后,做出的選擇,還是令人倍感失望。
都說人類是理性的動物,為什么明明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但卻次次都以失敗告終。
現實中的牛人,都是怎么做選擇的?”
2,
首先,我們需要破除做選擇的時候,經常犯下的幾個錯誤。
第一個,被選擇項越多,越好。
其實這樣的一個想法, 是錯誤的。
當同樣的一個問題,出現越來越多的備選項目時,我們大腦需要動用更多的意志力去做出篩選和甄別,但人的大腦,大部分的時候,是十分懶惰的。
它喜歡走捷徑,喜歡依靠慣性思維,去做出各種判斷,哪怕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它也懶得要死。
說到底,當我們在解決同樣一個問題,需要在越多的選項之中,進行挑選的時候,我們就會越容易走捷徑,而不是沉下心來,仔細思考。
為什么大學的時候,感覺比高中還累,因為在大學,你要自己做出的選擇,真的太多了。
高中的時候,每個人都在為高考這場戰役而準備著,很少有人會分心。但到了大學,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選擇,那簡直是多了太多。
考研,出國,就業,選擇每一條路,都是不一樣的人生。
你應該嘗試過這樣的一種滋味吧。
每一個選擇,都看起來有無限的可能,無限的可能,造成了選擇了這個,都怕錯失了那個。
3,
第二個錯誤是,忽視做選擇時,投入的時間成本。
年輕的時候,我們用時間來換錢,年老的時候,我們又用錢來換時間。
這一點,說得一點都沒錯。
年輕的時候,總以為自己有大把大把的時間,總糾結于一些特別細小的選擇不放。
或者說是,為了得到一個完美的選項,自己投入了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卻豁然不知。
每天都在為哪里吃飯而憂愁,每天都在考慮選擇哪一個交通工具出行,每天都在為穿哪件衣服而費盡心思。
殊不知在做這些選擇的時候,其實已經耗費了不少寶貴的精力和時間。
你只計算微不足道的效益,卻沒有去計算其中花費的時間成本。
這點才是最得不償失的。
4,
既然我們在選擇中,犯了這么多錯誤,那些所謂的牛人,究竟是如何做出選擇的呢?
想要做出更為明智的選擇,你首先要做到:
一,多經歷,多讀書。
為什么老司機能夠開車這么穩,因為做為一名長年累月開車的人,他能夠很容易地分清楚哪些路好走,哪些路需要自己小心翼翼地避開。
當自己不能去親身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通過讀書,也能提高自己做出明智選擇的概率。
不然古人也不會說: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二,重視自己的時間,將自己不擅長的選擇,外包給別人。
這一點,我覺得十分之重要。
如果你看過《壽司之神》,一定會被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所折服。
位于東京辦公大樓的地下室,小野二郎經營著一家命不經傳的小壽司店。
這家壽司店極為狹小,只有區區的十多個座位,連個廁所都沒有,但你可不要小瞧這家小壽司店,它可是米其林三星餐廳,店的主人——小野二郎,更是被譽為“壽司之神”。
是什么讓小野二郎有如此崇高的榮譽,個中的原因,我想,除了他的極度專注之外,還有他善于從最會做選擇的人那里,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小野二郎,這位“壽司之神”,會從最好的米商那里購買稻米,會從最好的蟹販那里購買最優質的海蟹,會從最好的金槍魚販那里購買最上乘的金槍魚。
他十分重視自己的時間,沒有事事都想著去做選擇,而是挑選自己最為信任的合作伙伴,交由他們去幫自己做選擇,做篩選,做甄別,從而節省了自己大量的時間。
這樣自己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壽司制作。
只有自己極度重視起自己的時間,不必事事都依賴自己去做選擇,善于借用外部的力量,才能為保存起寶貴的精力。
自己才能專心去做好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