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這兒有一只愛發神經的摩羯羊,
尋找結伴吃草的“神經病”友,咩~”
微信or扣扣?你現在用的最多的是哪一個?
自從重要的扣扣好友成功搬遷至微信朋友圈之后,我的手機扣扣好像真的可以卸載了,但是我應該永遠不會那么做。想著,很多人應該都不會。
那都是青春的記憶。
2008年,我高一。同桌給我申請了扣扣號。昵稱、密碼是她設置的,空間是她開通的,第一個相冊是她建成的。
文理分科,我文她理。我們班在六樓,她們班在五樓,扣扣聊天是我們最常用的“說話”方式。后來,扣扣都聊得少了......畢業時,我們班門口,她遞給一本留言冊,另外一個女生挽著她的手,我微笑著接過,那一頁紙我寫了一晚上。
第一次去的那一家網吧叫什么?“黑蜘蛛”,網吧很小,環境很差,一個小時2塊錢,很便宜。那時候常干的事就是“聊天”,隨便加一個好友,從年齡身高聊到興趣愛好,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誰在乎。最樂意看到的是今天空間的訪問人數又增加了,于是拜托“空間大神”幫忙裝扮空間,花錢買黃鉆那事兒是真舍不得。空間訪問人數突破一萬人的那會兒,感覺倍有面子。
那時候,“情侶空間”還是很浪漫,從戀愛的那天開始,計算著相愛的每一天。裝扮空間,取情侶昵稱,選情侶頭像……如今,你的情侶空間還在嗎?還是當初的那個人嗎?
那會兒,還沒有“直播”,但是有說說。每天都要去簽到,吃個飯,喝個水,開個玩笑或是生個氣,說說來一發,還不能寫得通俗易懂,必須寫得模棱兩可,很有文化的樣子。一條說說下面,評論回復的愈多愈驕傲。
現在,說說長時間沒有更新,朋友圈倒是隔三差五的發一條。有時候,晚上沒有追劇追綜藝的時候,我常點開自己的說說,從頭到尾,每一條評論,每一條回復,細細地溫習。就像是回味一本曾經看過的小說,有的還能想起當時的心境,有的已變得模糊不清。曾經說說里我艾特的那些人,曾經那些只要我一發說說就會評論的人,曾經那些經常跑到我空間留言的人,好久不見。
曾經我的扣扣好友分組很多,分得清的都在組里;現在我的扣扣好友分組很少,分不清的都在心里。
曾經我的扣扣空間對所有人開放,想來就來;現在我的扣扣空間上了鎖,只給進好友,因為是你,可以來來往往。
曾經我覺得任何心情都可以與大家分享;現在,看得到的未必是真的可以分享的,最大的快樂悲傷都留在了心底。
曾經只要你一有動態,我都第一時間回復;現在,你鮮少冒泡,看到了,我都驚喜記在心里!
各種APP越下越多,手機內存不太夠用,再三思量,你會卸載哪個?我的手機扣扣一直安然無恙的占據那里……曾經,現在和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