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期許走進瑞安,帶著回味踏上歸程。一天半的培訓活動,理論與實踐的無痕對接,不斷刷新著頭腦中的元認知,使我們對歷史與社會學業質量標準下考試命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楊向東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有理有據,引人深思。
一、核心素養------世界聲音,中國表達
O E C D聲音
歐盟的聲音
美國的聲音
中國表達
“核心素養”作為全球性的概念,是時代教育的風向標。因各國政治體制、文化背景不同,各國對核心素養的解讀不一,但都傳遞著共同的聲音:強調合作溝通能力、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等。
二、學科核心素養------中國聲音,學科表達
學科核心素養
分層描述
歷史與社會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空間感知、歷史意識、公民自覺、綜合思維、社會實踐。
三、學習感悟------活動聲音,我的表達
一、課堂學教:站在教育的高度
我們應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公民?用楊教授的話講就是“具有解決復雜、不確定的現實問題的綜合能力”。所以,要轉變育人模式,把問題解決的過程視為學習的過程,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為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打造“幸福教育”,實現教育價值的真正回歸。
“幸福教育”的搖籃
二、考試命題:“學科核心素養”的顯性表現
學業質量標準是學科核心素養的反映。潛在的、綜合的核心素養怎樣通過學業質量標準下的考試命題進行測評?楊教授給出了核心問題和框架模式。
測評核心素養的核心問題
測評核心素養的核心問題
基于核心素養的考試命題框架
教師在命題中需找準建構理論與學生表現之間的平衡點,優化任務情境,使試題真正檢測出學業質量標準中的不同水平。
設置任務情境
帶著沉甸甸的理論,付諸于教學實踐。且行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