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親密相逢

?

2013年7月,般若寺游記。



序:

那天黃昏,禮拜菩薩時,隨身斜挎的包沒有取下來就禮拜了,敲鐘的老菩薩說:“你一直要背著包袱?不放下嗎?”

如今想來,人生的很多際遇其實都在于我們是否用心聆聽與珍惜這些點滴緣起。




聽見聲聲流瀉而來的佛音,我全身的毛孔開始變得清越。

般若寺,在看過媛媛的BLOG后就如彩虹一般映在了我的心間,每每想起都想去相逢。也許因緣未到,身雖未動,心早已相逢。

原計劃周五下班后前行,也聯(lián)絡好了媛媛提供的可以送我上山的張師傅。周五訂票之前卻發(fā)現(xiàn)身份證不知去向,只好如實告訴張師傅,不麻煩他來接了。回家后在一個月前用過的包的里層里找到身份證,于是周六上午再出發(fā)。到了動車站才發(fā)現(xiàn)忘帶電話,當然,也沒有太大的必要返回拿。正好沒有任何打擾,就這樣清清靜靜,不著塵埃的去了般若寺。

一、 相逢

動車到都江堰后,憑著記憶中查過的資料,搭乘4路公車到財經(jīng)大廈,轉乘2路到終點站,就是蒲陽鎮(zhèn)了。與四川的很多小鎮(zhèn)如出一轍,這里并沒有不同,沒有德克士,也沒有KFC和珍珠奶茶,塵土、熱浪、三輪和小店,以及懶洋洋的空氣占據(jù)了我的眼睛。站在街邊吃掉了一只果凍,就當作是午餐了。 ?

三五詢問后,知道去般若寺的車費只要15元。說般若寺可能大家并不清楚,因為當?shù)厝硕冀猩缴系膹R子為“玻璃寺”。

三輪等著我,在路邊買到了一只圓而漂亮卻不太巨大的西瓜,我抱著這只西瓜,拿著我的杯子和一本書,提著換洗衣服的小袋子,一路顛簸,彎曲而平坦地上山了。

沿途經(jīng)過了正盛開燦爛的絲瓜花;青翠茁壯的水稻;被風吹倒成片的玉米地;泥石流傾瀉后蒼夷的山坡;在流動著清澈的水的河壩里背來衣物,用腳踩著洗的村民;偶爾會有一兩處瓦房若隱若現(xiàn)的出沒在這途中,讓路人感覺到勃勃的田園生機……啊,雖然是午后了,我依然看見了屋頂上裊裊升起的炊煙,院子里光著膀子三五拉著家常的人們,正等著緩慢了時光的晌午飯。

迷戀這山間能喚起我兒時回憶的小風光,像在夢里,又像在7,8歲的夏天。當時爸爸還在身邊,我們也曾背著衣物,去河壩里,大人們抹上肥皂就用棒槌使力得打著洗,小孩子拖著打過的著了層層水的衣物重重地丟進清清的河水里,嬉戲著踩著滌清污垢。那時候我們洗的是污垢,所以當污垢經(jīng)過辛勤的勞動去除之后,我們會很有成就感的開心到笑。當初艱苦的生活,并不能掩蓋我們無處不在的歡樂。當日子過得簡單、純粹,總會有美妙的創(chuàng)意去喚醒很多笑兮兮的細胞。其實生活,下落到微細的層面上,無非也只是洗掉衣服上的污垢那么簡單。其實,不是有了叫做“臟衣服”的東西,衣服僅僅是在概念中“臟”了而已。這也是兒時會常常快樂的原因,我們有一顆簡單的初心。

越過麥田,穿過河流,迎著高高掛在樹上的蟬,清晰的仿佛就貼著耳朵的蟬鳴……三輪帶我進入一片綠蔭之中,高而筆直的大樹下,層層涼意漸次撲面。幾抹綠綠的叢林中那只小小的藍色路牌提醒我,般若寺就到了——我看見地上積攢的青苔,緩慢的坡梯;我聽見聲聲流瀉而來的佛音;我全身的毛孔開始變得清越……此刻相逢,我就站在了般若寺門口。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jīng)》的這句偈子,鏗鏘有力地投擲在左邊的墻壁上,高高豎立的石柱虔誠地撐起“般若寺”三個字。這座我念想了無數(shù)次,終于相逢的道場,如今就在我面前,我神圣地凝望著,有聲聲相續(xù)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居士在閣樓上看書,愜意自在……如夢如幻一般,是我初次,與般若寺親密相處,哪怕一天。當我的腳步剛邁上臺階,內心的力量告訴我,此生一定還會有時日再來此地,再相逢。

抱著西瓜,沿梯而上,右手邊,藏經(jīng)閣的下面,是水中游走的魚兒和靜謐盛放的蓮。蓮池的正右方是佛音繚繞的念佛堂,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一句句“阿彌陀佛”,念得蓮池正上方的屋梁上“諸惡莫作、諸善諸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一行大字褶褶生輝,念得院壩里的狗兒尾巴搖得歡啊歡……

當我正喜聞梵音,不覺已來到念佛堂門外,幾只狗兒以“主人不在家,我要保衛(wèi)家的洶洶氣勢”警覺地朝著我狂吠,我嚇得大氣不敢出,大叫著后退。坐在長板凳上的人們出面制止狗的亂吠,同時讓我別怕,說廟子上的狗不咬人。從小被狗咬過,一直很怕狗,這即將跳將出來的小心臟喲!我不忘來由的順勢詢問果詳師父在哪兒。

長板凳上的人們是游客,時逢有修繕工人路過,讓我到上面去找。抱著西瓜,穿過佛堂,繞過菜園子,拾梯而上再問,修繕工人說下去了。我又屁顛屁顛地抱著那只西瓜,跟著修繕工人再次來到大門口。因為怕著那些狗兒,我不敢輕舉妄動。門口,另一個修繕工人,讓我隨他上去,帶我繞過狗兒,經(jīng)過念佛堂的過道,去辦公室找果詳小師父。辦公室即是藏經(jīng)閣的后面,整體合用一個閣樓。果然,他在里面。

一個年輕到有些讓我意外,穿著灰色僧衣的青年接待了我。說明來意,并同時遞過去那只跟我上上下下,一路顛簸的西瓜。我說是媛媛的朋友,他問是否認識張X,我說不認識;他再問和媛媛的關系,我說工作認識的……看見我熱氣十足,他問喝水嗎?我指指水杯說自帶了。這幾句不多的閑聊,讓氣氛變得有些親切。遲緩的幾分鐘,我謹慎到不知道說什么,小師父看著手機也不再言語,氣氛于是變得羞澀。遞給他身份證,他拿去登記,于是王菩薩來到了辦公室,小師父安排她帶我去住宿。

王菩薩帶我選好住宿,剛剛安頓下來,一陣像篩糠一般的雨,瞬間就落了下來!這運氣,也未免太好了吧,在泥石流泛濫的季節(jié),安全上山,順利安頓后,雨才撲簌簌而來。這場雨打退了我的熱氣,卻打慌了王菩薩,因為她曬著的被子要趕快收才是,她一邊吆喝著上院里的楊菩薩幫忙收上被子,一邊急忙跑去我剛經(jīng)過的菜地,我也隨著她一起,搶著時間收曬在繩索上的被子。

二、禮佛

爺爺說的沒錯,走到哪里,人們都喜歡勤快的人。因為這種從小就鍛煉的勤快的品質,瞬間融入到初識的環(huán)境中。隨王菩薩收好被陽光曬過的被子,她拿著一大串鑰匙,打開了菜地上面的一間房子——這是我見過的最大的寢室,可以容納二、三十個人。床密密麻麻地緊挨著分成兩排搭著,棉絮高高的摞起來整整齊齊碼著,屋中間拉起的兩根鐵索上掛著衣架、毛巾、枕井、每張床上都只鋪著棉絮或棕墊,來住客了才換上洗好的床單和裝好被子。有些床上放著盆子,屋頂正千瘡百孔地漏著雨。

小時候,我和弟弟就是在這樣漏雨的木屋中長大的,每一個雨季都是我們最難熬的日子,潮濕而沉悶。看著接逢漏雨的方式和物件,也是這樣的棉絮和花色各異的床單,小時候的記憶落在今時的物件上,有些似曾相似。

我仔細模仿王菩薩的方法,疊著收回來的被子,然后經(jīng)由王菩薩整齊放進柜子里。

不知道王菩薩是否還有其他工作,當我說出想轉一轉時,她欣然答應陪我。

繞過念佛堂,蓮池和小金魚,去到左邊的佛堂,從下而上,拜每一座佛堂里的佛菩薩。禮佛規(guī)矩我是不懂的,身姿怎樣,叩頭與念誦的方法,王菩薩一邊做,我一邊模仿。不知道拜了幾尊佛,每尊佛前都敬香,每跪拜時,都有菩薩敲響鐘聲,念念有詞,說著吉祥的佑詞。到最高的佛堂,楊菩薩問我是否點一盞燈,保佑家人安康,心愿如愿。并詳細介紹了可以點的燈。我點了一盞9天9夜燈。把要祈愿的人的名字用紅紙寫好貼在紅燭上,我跪在佛前許愿,與此一生,愿能幫助更多的人,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王菩薩要幫老菩薩洗蒲團,讓我與楊菩薩坐一會。楊菩薩問我?guī)讱q了結婚沒,當我說還沒時,她建議我點一盞如意,說般若寺的佛菩薩很靈,很多人如愿后來還愿。我終究是沒點那盞如意,人天福報我不求,只求能有力量幫助更多的人。是我的,業(yè)力會帶著來,不是我的,我求也求不來。接受事實是我經(jīng)歷30個歲月,才剛學會的道理。

這期間,有一件讓我心亂如麻的事情發(fā)生:不記得在第幾個佛堂拜佛,本身要跪中間的蒲團,老菩薩讓我跪左邊的,于是很自然的下身跪拜,下拜時,看見蒲團上如數(shù)牛毛的螞蟻,我的手掌已經(jīng)撐在上面,手上沾滿了螞蟻,蒲團上的螞蟻正圍繞著一點果皮聚集在一起。頓時我感覺毛骨悚然,很不自在。這是業(yè)力嗎?為什么我這么不安?

在最高的佛堂仔細洗好手,并念了數(shù)次大明,王菩薩回來說帶我下山走走。

經(jīng)過一個佛堂時,院子里關著好老的一只猴子,慈悲的王菩薩從隨身挎著的口袋里掏出一顆糖,剝好了近距離喂到了猴子嘴里,猴子很乖,欣然接受著王菩薩的糖果,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這時。“喵嗚”的聲音不知從哪里傳出來,王菩薩指著右邊屋頂說“你看,剛出生的貓兒”。雨后陽光斑駁的瓦片上,兩堆貓互相聚攏著,一堆揪著大貓的奶頭,愜意的吃著乳汁;另一堆,在距離不遠的地方圍著大貓的肚皮曬著太陽。不知道是兩只貓媽生了兩窩小貓,還是貓爸和貓媽暫時分開帶著貓孩子,一片其樂融融,讓人由衷地感覺到生命的美好。貓帶著小貓、老年的猴子、護法及游人、不笑不語的佛菩薩,眾生平等的感覺總之是很明了,大家都浸潤在聲聲梵音中,各自承擔著各自的業(yè),各自的輪回。

山下有閉關房、結緣處、素齋餐廳,甚至斜坡上還有茶坊,商業(yè)氣息相對濃厚,也承接紅塵中的宴席,比如素食生日宴,或者佛化家庭的婚宴。而山上,佛堂內外,都是凈凈的信仰,靜靜的心。

王菩薩作為主人和向導,周到體貼,斜坡上積滿青苔的小道都要帶我走遍,有雨后長出的菌子。因為無法分辨是否有毒,所以不采摘食用。寺廟上不吃大蒜,用大蒜來試驗菌子是否有毒的方法自然PASS了,一般人分辨不出菌子毒否,就不吃也罷,所以菌類們靜靜的生長在土地里,欣欣向榮地守護著佛菩薩和這片土地。

在結緣處,選了一串紅色的佛珠,方便用來計數(shù)。想幫朋友結緣一串木質佛珠,暫時沒選到合適的。

5點多的時候,有了些許的涼氣,我們上山,回到宿舍,王菩薩忙其他事情,我進屋看書。住的宿舍挨著廚房,廚房的菩薩,暫時叫她大廚吧,熱情地跟我打招呼,前前后后有人進出廚房,因為很謹慎自己不懂規(guī)矩不能亂闖,所以沒貿然進入廚房。一直呆著靜靜地看書。


三、伽藍贊

6點多晚餐。吃的地里天然采摘回來的田七葉子面、涼拌涼粉、花椒味重了點的涼拌黃瓜。

梁上刻著“諸惡莫作。諸善諸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的屋子是食堂,幾排桌子整理排列著。分座次和分男女座進食,我并不知道女座在對面,吃飯的時候坐到了果詳小師父的旁邊。后來才知道,當時坐的位置應該是大師兄的。端著自己涼拌的黃瓜進來的小師父卻并沒有訓斥我,我內心有一些忐忑。大師父沒來吃晚飯,大廚問過小師父,也說不用留飯。

大家靜悄悄地吃著晚餐,我想一定是在觀想或者默默念咒,我其實很想和大家說話,但我不能貿然的不懂規(guī)矩。于是也只好靜靜地吃飯。

吃著天然的食物,有些感動與幸福。世間的愛與幸福,流在心間的,似乎都是那些簡單而質樸的東西,比如這一餐并不華麗,甚至也談不上美味,卻能真切讓心感覺到珍惜的晚餐。

自己的碗自己洗,墻壁上貼著將漱口水和洗碗水布施給三餓道的小貼士與咒語,這與我平時布施便便一樣。純然利他即無漏大樂之道,菩薩事業(yè)很美。

收拾完畢,便是晚課。小師父帶著大家做功課,居士們,也就是被叫著菩薩的人穿著統(tǒng)一的衣服,隨秩序跪在自己的蒲團上。專門有印制好的紅皮的凈土宗的功課本。與我相鄰而跪的菩薩負責指引我該讀多少頁。

這是我初次念經(jīng),之前第一次在網(wǎng)上偶然聽到法師唱《金剛經(jīng)》,當時淚如泉涌。我卻不知道,功課也是如此這般念的——有念有唱,如此美妙。沒想到,此生會有如此大的福報,聽聞佛法,并有上師帶著我在這條路上前行。我唯有感恩。

小師父吟唱得太好了,念的速度也超快超有節(jié)奏,我根本跟不上,但我嘴里也不停歇,反正就一句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地念著,佛菩薩是不會怪罪的吧?

喜歡這悄悄的木魚聲,歡喜著時而要清脆一下的鈴聲,不知道是個什么法器發(fā)出來的聲音,被小師父拿在手中。開始是跪著念,之后是繞著佛堂念,一圈一圈,一遍一遍,執(zhí)著而虔誠,他們法喜充滿地發(fā)著自己的愿,念著共同的佛,聲聲不息,聲聲透著慈與悲。

這一天,在般若寺的佛堂里,跪在粉色蓮花的蒲團上,我與你靜靜對視,感恩著與你的相逢,愿你加被于我,讓我擁有更多的力量幫助他人,利益眾生。

晚課之后,問小師父課本里的“伽藍贊”的意思,我其實是讀錯了音,怪不得他瞬間不明白我的意思,只好翻出課本來給指給他看。他解釋說“伽藍”是“大家”的意思。

那么,今夜,伽藍,愿你們喜樂。

四、一夜清眠

回到宿舍,按王菩薩的指引,來到洗澡間洗漱,沒想到在這里碰見了大廚。很有感覺想對她說謝謝,謝謝她烹飪了今天讓我感覺幸福的晚餐。最終害羞到?jīng)]說出口。很納悶沒在晚課上碰見大廚。她說父親在昭覺寺出家,受到熏染,她從小就能熟背很多經(jīng)書,也因為早晚課她要做廚房沒有時間,所以不參與功課。

女生之間,可能最多被談論的就是年齡,其實我猜她與我同齡,但她說自己50歲了,我其實是不信的——從相貌來說,根本不像。幾句閑談,我知道她到這里煮飯供養(yǎng)菩薩,也是機緣使然,用她的話說“也許是前一世欠了這個道場,或者欠著這兩個師父。”

洗漱完畢,我們也彼此了解。她知道我只住一天。并約定好明天早晨4點多起床,一起幫忙做廚房。她告訴我,在道場做廚房,是消業(yè)障的。我沒帶電話,怕睡過頭,讓她叫醒我。

于是,夜色匆匆。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中,紅塵里的熬夜,晚睡并不算數(shù),身體也適應著這里的生物鐘,應該是不到10點,漸漸有了困意。

臨睡前,王菩薩輕輕敲著門,一句“阿彌陀佛”,這里的人打招呼都用它。打開門,她遞過來一串木制佛珠,每一個珠子上都刻著大悲咒的經(jīng)文,很是精致。在山下的結緣處,我沒選到木質佛珠,這個小小心愿,她隨即記下,并讓我實現(xiàn)了。她說“送給你朋友吧,順便結個緣”。我甚是喜愛這串佛珠,小心的放進包里,準備朋友生日的時候送給他,甚至也想好了祝愿詞:愿你大愛大勇大智慧。

一場晚課下來,我的屁股卻抽筋般的疼,這是神馬情況。帶著麻木的屁股夜里入睡,想著我的業(yè)障該有多深。這一夜,不如紅塵中的夢連連,一夜無夢,一夜清眠。

五、后山微晨 星期天的地藏經(jīng)

凌晨,不知幾點,迷迷糊糊中看見浮光點點,陸續(xù)有人開著水管洗漱,廚房已經(jīng)亮了燈。也許是4點,大廚已經(jīng)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瞬間能睜開眼睛,沒有鬧鐘,不用貪睡,就能輕松起床。

微晨中,有絲絲涼意,幸好備了長褲和中長袖外衣。

洗漱完的一忽兒功夫,聽見撞鐘的聲音,可能要開始早課了。進去廚房,大廚吩咐我盅紅豆,在石窩如此小的空間里盅煮過的紅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費力!而我手上卻使不上勁。盅了一會,大廚看出我的吃力,讓我切土豆片,切好了泡在水里,過濾淀粉。

佛堂開始亮堂堂布置,做了一會廚房后就進入佛堂,如菩薩們一樣,在蒲團上開始祈請和默默念咒。

楊菩薩將我?guī)淼哪侵晃鞴险R而很美的供養(yǎng)給了佛菩薩,供養(yǎng)的姿勢微微調試了幾遍,直至隨了她的意才不去動它。西瓜和酥油燈呆在一塊,清凈的感覺,讓它生機連連。

佛堂的時鐘指向五點一刻,不是果詳師父,那么應該是大師父,帶著惺忪的睡意,來到佛堂。拉響手中那清脆的鈴聲,敲著木魚,開始了早課。早課的內容與晚課不一樣,同樣是與我相鄰的菩薩負責指引我念哪一頁。

我們用與晚課同樣的方式,跪拜,繞佛堂,一圈一圈念誦和吟唱完畢。大師父跨出念佛堂,瞥見我穿著未扣的外衣,嚴肅地對我說,以后進入佛堂要扣好扣子。我汗顏極了。尾隨大師父、菩薩們依次跨出佛堂,圍繞著食堂繞了一圈,從另外一個門進入到食堂,走到佛像處,繼續(xù)念經(jīng),然后依次落座,男女分座而入,開始一天的早餐。

王菩薩沒做早課,與大師兄一起,幫忙大廚將早餐分好到每個人面前的碗里。

這時,天空已經(jīng)一片明朗,時間亮白地照在碗里,捧著這碗糯糯的紅豆粥,昨天的幸福感依然沒有消退,還在心中。為了照顧老菩薩,大廚專門將紅豆煮過后盅細,然后再熬粥,這樣滿滿慈悲與體貼的手工粥,除了母親和菩薩,還有誰做給我們吃過?不辭辛勞的大廚早餐還做了饅頭與兩種包子,早餐依然有涼粉,還有青椒炒素肉。王菩薩提著一只桶,給每個人都發(fā)了一只水果。這么用心而不怕麻煩的早餐,有蒸有煮有炒,尤其是這么早,這一生,我只在般若寺吃過。很是珍貴。

飯后,昨天見過的菩薩們都把他們的水果給了我,說是敬菩薩的,讓我?guī)Щ丶胰ァT诿咳漳钫b的懺悔文中,我知道,僧物是不能隨意分發(fā)和擅取的,我怕錯食了僧物,很是忐忑,后來王菩薩說很吉祥,我于是欣然接受。

幫忙收拾完畢,王菩薩又開始了清洗工作。我跟著大廚去到后山摘菜背柴。聽說是背柴,我還是很害怕,忘不了小時候的歲月,當時的40斤柴禾壓在我小小的身體上,那種沉重感,我很怕再重回到我的肩上。雖然如此,想著是消業(yè)障的,我還是跟著大廚去到了后山。

一路的清新,空氣稀薄,有露水滴滴,晨曦中遠眺著山脈,大廚告訴我,整個眼睛所能見到的大片山脈和田地都屬于般若寺。疆土相當遼闊啊!在早晨7點多的太陽中,能看見藍天,能看見遠近的蔥郁的山,大片綠著綠著就熟了的各式菜園,隱約在田地間的數(shù)間小木屋閉關房,也有還在修建的關房。柴禾就放在那里,我們各自用背來的背篼裝滿了柴禾,不由地想發(fā)笑,這哪里是背柴喲,其實只是背鋸末面而已。早說是這個嘛,我就不用怕了。嘻嘻。

我甚至沒發(fā)現(xiàn),大廚多帶了一只背篼用來裝采摘的菜。看來沒有計劃性,是做不好廚房的,像如此丟三落四的我,我很懷疑能不能一個人在一天中給大家做出一餐飯。當我們裝好柴禾,就去到田地里摘菜,有長長的豇豆,矮胖著快要下市的莧菜和灰灰菜,也有葉子厚綠豐滿的折耳根……當所有的菜摘好了裝滿背篼,才8點多。多么高效的清晨!在我們懶懶著賴床的早晨,山里的人們已經(jīng)勞作了數(shù)件事情了。

兩人背著裝好的柴,換著提那滿滿的一背篼菜,緩緩下山準備午餐。路上,與大廚約定,六月十九觀音菩薩的節(jié)日,我若不出差,空了就再來,幫忙她做廚房。同時她建議我去看慧律法師講經(jīng),相信會對我有幫助。

下山的時候,佛音聲聲,佛堂里不再念著“阿彌陀佛”。大廚說每周星期天,大師父都會在佛堂念誦地藏經(jīng)。我想起百度到的資料,08年地震當時,大師父還在雷打不動的念經(jīng)呢。


六、菩提葉子和游走的蝸牛

準備午餐,我負責洗菜。我時刻記得這是為佛菩薩做飯,因此仔細而認真。每種菜都是我一根一根洗的。我甚至很仔細的數(shù)著洗凈了涼拌的折耳根,這一天的午餐中一共有900苗。你看,我投入了虔誠而仔細的心意吧!

洗著這青青的水,心都是青悠悠的。一只蝸牛趴在水管上,舔砥著水滴,然后慢慢的爬啊爬,我不知道它是開始就呆在水管邊,還是我們從菜地里將它背回來的。喝著水兒,聽著佛音爬著的蝸牛牛呢!

洗好菜后,又清洗了很多只桶。桶是大師父要用來去打豆瓣的。還沒輪到我洗出來,大師父已經(jīng)下山去鎮(zhèn)上了。我還是如數(shù)的洗好了,擺在洗菜臺上晾干水滴。

洗菜臺上晾曬著我洗好的桶,大盆子里泡著從外地運來的菩提葉子,水管頭上蝸牛正伸著觸角自由自在的爬啊爬,佛堂里地藏經(jīng)后的“阿彌陀佛”聲聲相續(xù),般若寺的早晨,這么清新而充滿詩意。

大廚問我喜歡吃什么,其中一道涼拌粉條折耳根海帶,是隨著我的意愿做成的,這種特別的感覺讓我很高興。如果我今天不在這里,她也許做其他的吃法了。很感謝她。

11點半,我開始幫忙端午餐到食堂。等大家聚齊時,大師父小師父都不在,是另一個女師父主持的午餐儀式。念經(jīng),供佛,然后才是進食。我和王菩薩一起為大家分菜,看著大家餐前的碗,瞬間很有自豪感,為這種勞作的喜悅而自豪。

今天一起來吃飯的人還有游客,真佩服大廚的預見性,我還說煮那么多吃不了咋辦。她說廟子上的飯隨時有人來吃,多比少好。果然,最后幾乎是無剩的。

昨天到今天,三餐的時光,我都看見一個受傷的人只是吃飯時出現(xiàn)。看著他打著綁帶的手,想幫他洗碗他拒絕了,他說正是因為不方便,才更要自己親自做。就像每個人的業(yè)障,只能自己消一樣。慎取因,敬畏果,自己的果報還得自己受。因此在這里,自己的碗也是自己洗。與他近距離時,為他修了自他相換,希望他的傷不疼痛,快速好起來。

午餐后幫忙收拾好廚房,我在閣樓上看書。陽光下,去藏經(jīng)閣取了大悲咒和金剛經(jīng),坐在閣樓上抄寫,心卻并不靜,抄的斷斷續(xù)續(xù),思量許久,最終還是沒結緣經(jīng)書,先修智慧吧,到了機緣成熟,經(jīng)書也依然會與我再度重逢。

大廚告訴大師父,說我下午要走,如果他下山就帶我一起。大師父答應了。于是我只需要靜靜等候。大小師父回來后,在念佛堂門外,我與小師父告別,謝謝他對我的安頓,隨他一起去交住宿費和給去世的爺爺們立了牌位,隨七月大師父做的法事。路過那只狗,我還是怕著,他說狗兒叫妞妞,不咬人。我其實看見它兇悍的溫順,好吧,也許不是它在當初朝著我狂吠。

后來跟隨來辦事的劉居士下山,他送我到動車站。并給我看他師父的照片。途中他問我什么是佛,我想佛就是我們的心吧,我其實回答不出。也許有緣再見他,我就會知道答案了。

因為穿的人字拖來般若寺的,早晨上山的時候,也穿著人字拖,在溝壑不平的田地里進進出出,腳被打起了泡,本身腳因為濕疹還未好,加上這個磨破的泡,更是疼得了不得。加之,鞋上還打滿了泥,簡直不堪入目,在水管下沖洗好腳,依然疼得只能踮著走路。我想,業(yè)障如果就這樣消了,那么我也承擔吧。在回家的路上,還是疼得不能自己,于是去商店買了一雙拖鞋才回到家。

由此相逢,于此走過24小時,幸福與珍惜,這些質樸的人,質樸的心意和信仰。我想我們才剛剛結緣,不知道下一次,我與你親密相逢,會是在何時。至少,經(jīng)歷這不多的一天時日,我已在此塵世間,與自己親密相逢了。

后記:

在廚房里,和在最高的佛堂時,都聽見大家嘰嘰咕咕說著誰的不滿,佛堂圣地也如紅塵中,拉幫結派的,彼此有著相似的圈子與紛爭嗎?不,不,不,我想一定不是的,我所看到的這一切,正是我的心的投射,我的內心不安的因子導致了這一切,不是真的有這樣的紛爭出現(xiàn)在潔凈的佛土上,是我的心,本身紛爭而已。

蒲團上的螞蟻,也是我心的投射,心亂如麻的感覺,想必是在提醒我,要好好的凈治自心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732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214評論 3 42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781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588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31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99評論 1 327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98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8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441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89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88評論 1 372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933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13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2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10評論 1 293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112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334評論 2 377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寒風最解冬天的脾氣 一股腦兒鉆進衣服縫里 奪走抱衣取暖的體溫 霜雪把冬天視為光榮的主子 忠心耿耿履行著仆人的使命 ...
    mjhjht閱讀 212評論 0 1
  • 凡事都不要看太復雜,自己理解就很好,決定自己一生的,是自己的選擇。我們時刻都在失去,我們努力的想去擁有更多的精彩,...
    中通快遞_5a11閱讀 202評論 0 0
  • 去年某時,翻開自己的朋友圈,出現(xiàn)了很多"感恩”的信息,那時候我在想,為什么他們會把感恩信息進行展示出來,感恩不是應...
    Anne安妮兒閱讀 3,705評論 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