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早,平凡的日子,天空如昨,不是很明朗,也沒什么新鮮的刺激,似乎沒什么好消息分享。可是,一想到近日成龍大哥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消息,我便在同學群與大家分享起來。這個消息原先僅有個別圈中好友轉發,我想這種正能量的轉發應該會多的吧。
忽然,一位同學告訴我說又有名人出軌了,一石激起千層浪。我想今天大家都有話題可聊了,盡管天空陰暗,但肯定會有不少人會激動起來的。果然,一天下來,朋友圈、網絡、身邊,到處可聞聽這有趣的談資,看來,群情激昂呀,各自議論紛紛。至于成龍大哥的好消息,似乎也被淹沒了。
談及名人出軌,譏笑諷刺,罵罵咧咧,且隨處可聞聽此句話:愛情真可笑,鬼才相信愛情。
2
如今社會,要是女人出個軌,就大罵女人賤,還有什么紅顏禍水之類的話語;要是男人出個軌,就大說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都是陳世美或狼心狗肺的。
說來真是好笑,不管哪個名人出了軌,總是會有不少人感嘆說不再相信愛情了。我真覺得奇怪喲,到底憑什么呢?人家名人出個軌,跟你有半毛錢關系嗎?你就那么容易得出論斷。罵一個女人,便又順帶把所有女人給罵了;罵一個男人,便也順帶把所有男人給罵了。
罵所有女人的,以及那罵所有男人的,長點心吧,難道你的老娘、姐妹以及七大姑八大姨不是女人嗎?難道你的老爹,兄弟以及叔伯舅父不是男人嗎?不相信愛情,難道你身邊都是沒有愛情的婚姻嗎?或者都是婚姻失敗的嗎?我想,恐怕不是這樣的吧。
名人出個軌,你就說不相信愛情,到底憑什么?
3
事實上,恐怕大凡有這樣想法的人,一般分為兩種,其一是懵懂的少男少女,遇事自己沒有主見,容易人云亦云;其二就是曾經在這方面受到過刺激,甚至傷害。否則,還會有誰呢?真有那個誰,那么你對號入座,把自己歸歸類吧。
從心理上講,對于名人,很多人都有代入感,就像看電視電影一樣,人家的生活仿若是自己的生活,喜人家之所喜,悲人家之所悲。于是,人家的婚姻問題,便是自己的婚姻問題,一方出了軌,不把另一方罵得狗血淋頭絕不解氣。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名人的光環效應。就是認為只要是名人,就是楷模,一方面成功,便應該是四面八方都成功的。所謂一白遮百丑,只要是白的,其他的丑都無視了,若是某一天有一點丑凸顯出來,那是絕對受不了的。
這就是用道德標桿去圈定名人,假想對方是完美的,一旦有了瑕疵,心里就有種被虐被辱的感覺,是絕對不可輕饒的。另外,也有一種情況,認為這些名人都是公眾人物,理應是代表正能量的,怎么能這樣呢?事實上,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名人之所以為名人,只是一個普通人在運氣、才華、環境等綜合作用較他人更突出些罷了。歸根結底,本質上還是一個普通人,不是天使,不是神人。
4
愛情,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不能因為有人出軌,就不相信愛情,也許,反過來講也會是正確的,出軌,除了單純的性,也會是因為愛情的。何為出軌,即指男女脫離正常的道德準則去謀求非正當的感情、性的利益。看吧,只是此情非彼情,但都是愛情,對象暫時或永久性轉移罷了,或者同時愛上了,并存而已。當然,這又是純粹心理學、或社會學的論題了。
那些出軌的人,似乎確實該罵。然而,要知道的是,出軌更多的是從道德層面來講的,而道德只有約束作用,涉及婚姻法自有法律制裁,一般認為出軌違反了婚姻法規定的夫妻之間忠誠的義務。在當下,名人出軌,脫離了正常的道德準則,該有怎樣的后果則由當事人自己承擔便是,怎么就會讓人不再相信愛情呢?
若如此,豈不是別人在過我們的人生?而我們自己的人生呢?
5
我們自己身邊,有沒有真愛的例子?毫無疑問,例子肯定是大把大把的,我就不費心思舉例、不費筆墨了。我甚至懷疑,那些因為名人出軌就懷疑愛情,就不相信愛情的人,心里隱隱會藏著一種托辭,甚至還可能會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比如:
不去戀愛結婚。且說,愛情不可靠,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從而過著游離在愛情與婚姻邊緣的生活。
若是結婚了,當有一天,發現對方出軌了,就說早就不該相信愛情,看看人家名人都會出軌,而從不反省自己在愛情婚姻中可能存在的過錯。
當有一天,自己出軌被發現了。就說,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你看人家名人不也出軌嗎?
呵呵,我就在想,你就不能從身邊更多的真愛的、白頭偕老的例子中獲得感動嗎?
愛情一直值得相信,懂愛的人應該都會相信。
愿你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