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終于有了點突破。這是我期待了很久的事情。
想來慚愧,從畢業開始,除了一些必須的要求,幾乎就沒有一筆一劃的寫字了,還天真的以為自己的行楷很瀟灑很帥氣,其實,那只是一種浮躁和膚淺。
直到有一天,堅定的,想練楷書。從此,開始了每日一練。因為一群人的抱團行走,不敢懈怠,也不愿當逃兵。曬字,無論好與不好,都是每天的必須。每個天南地北的人,在相互的鼓勵中越來越好起來。
討厭自己字的綿軟和柔弱,但想逃脫原來的窠臼,實在是一件艱難的事情。想倒空自己,從頭練起,但寫起來才發現,一直在原地打轉。思忖良久,才明白,筆畫基本功不扎實才是字體秀軟的至關因素。
硬筆不像軟筆,可以慢悠悠的寫在大大的格子里,也可以有一個較長用筆的過程。硬筆的生命,就在那么一瞬,就在那小小的方格里。任你想使出渾身的氣力凝聚在那一點,很多時候往往適得其反。那短短的一點、一撇、一捺……剛出筆,似乎就完了。寫完一畫,就是提筆落筆的一瞬間,眼睛沒眨,就結束了。我想,這也許就是硬筆不好出效果的原因之一吧。
練字,靠的是重復,但只注重機械重復是行不通的。唯有慢慢觀察,慢慢琢磨,才能慢慢改進。開始,也無非是模仿,有點東施效顰的意思。即使模仿的很難看,很蹩腳,也要“依葫蘆畫瓢”。只有體悟過程的細致,才能有內心的細膩。
每個字似乎就是一個個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每個人都可以賦予它不同的生命,它長什么樣,完全取決于我們的手和心。要想長的眉清目秀,就得見手上的功夫。手上的著力,說到底是心的問題,也是眼光的問題。
練字,狀態很重要。有時,坐下老半天,寫了好一會兒,筆筆難看,字字不舒坦。索性,放一放,調好心,再動筆。有時,出奇的順暢。一筆一劃都那樣順眼,整個字也就俊朗起來。寫了,就停不下來。越寫越歡喜,越寫越有勁。直到這種狀態持續到尾聲,才罷筆,似乎還有點意猶未盡。一頁一頁翻看,滿心的雀躍。
當每一筆都有了輕重緩急,且不那樣生硬,不那樣循規蹈矩,字,似乎才真的站起來,真的有了你賦予的特殊生命。這時候,才明了原來的字只是筆畫的疊加、拼湊,簡直就像一個個傻呆呆的棒槌,硬邦邦的在那杵著,沒有生命,更沒有韻味。人說,字如其人,此言應該有些道理。在每個人的筆下,每個字都有不同的風姿,也彰顯著每個人不同的個性特點,亦或形態各異的生命狀態。
因為喜歡那種大氣、厚重的生命,就想用書寫去彰顯這種特質。幸好,遇到了有著同樣志趣的人。她們,不是書法家,甚至連書法老師都不是,只是憑著一腔熱愛,抒寫自己每天的生命。我想,只有當不想成為什么的修煉,才是接地氣的修煉,也唯有這樣的修煉,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滋養和享受。謝華老師,就是這樣的引領者。每次的呈現,都是美,都是藝術,都那樣賞心悅目。即使心里滴著雨,看到那些被賦予生命的字,穩穩地立著,就不由得踏實起來。她的人,她的字,有了心靈應答,有了惺惺相惜,有了水乳交融。期待,有一天,在我的筆下,也會有這樣的美好和相契。
因為一直寫著,練著,每每發出圖片,就會得到很多人的關注和點贊。我知道,那都是最溫暖的表達。那既是一種無聲的贊許,更是一種無聲的鞭策。當親愛的王君老師發出“師傅,請收下徒弟”的話語時,我慚愧至極。因為我的能力不足以讓我有勇氣去答應,我的修行更不足以讓我有底氣去應允。因為我自己,還是歪歪斜斜,還是步履蹣跚。但我懂得,這份贊許,是真誠的。她在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她的喜愛,也激發我們的小宇宙再爆發。
因為,練字,和優秀的她、她們結緣,是多么幸運的事情。能和她們一起行走,一起修心,實在是幸福至極。
感恩書寫,帶給我一切美好和甜蜜。
那我們就相約,到永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