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永澄:原來我的人生的終點是這樣的》

文章留言:

本文論證了人生觀是什么的問題,通過澄清、刷新、構建三觀的路子,實現鳳凰涅槃;提出了“三十而立定價值,四十不惑明人生,五十天命知世界”的目標和路徑。

通過遞進的結構,抽絲剝繭地重點論述了人生觀的來龍去脈,層層遞進,不斷細化,深入引導,探尋核心。

什么是人生觀?如何看待人生和現實世界、真實世界、上帝視角等的互動關系

這個人生觀有什么作用?幫助我們思考人生的時候,可以從現實的束縛中擺脫出來

人生觀由什么組成?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

人生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就是回到真實世界!而思考和反思,是回到真實世界唯一的方式,要用好黃金思維圈、假設修正兩個思考工具,判斷決策,設定調整假設。

人生的態度是什么?人生態度就是求真,用科學校驗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

看世界,看人生,看人生與世界的互動關系。好比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認知能力和協作能力的關系。看世界就是要看真實世界的真實樣子,看的是投射端;看人生就是看人生終點的樣子及通向終點路徑的整體描述,也就是在你的葬禮上被別人記憶的美德,看的是投影端。體現了以終為始的理念。

人生只能在投影中發生,思想更要在投射中漫步,思想的漫步才能讓人生的投影更接近真實,才能從現實更好地回到真實。

關聯個人成長,“我是誰”這個概念理解更加清晰,通過不斷求真,從現實回到真實,找到真實世界真實的樣子。怎么做?放眼未來,以終為始,利用復利的力量,讓邊際成本遞減,在能力圈內做我所愛,愛我所做,日拱一卒,日積月累,慢慢來,持續做,從現實回到真實。對自己而言,不斷踐行6大元規范:積極主動、刻意練習、作品聲音、利他主義、同儕力量、本質導向,跟隨老大,并肩同儕,共同成長。


文章學習:


? ? ? ? ? ? ? ? ? ? ? ? ? ? ? 人生的意義在于探索求真

1、什么是人生觀

百度的說法是:

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于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也決定著人們行為選擇的價值取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人生觀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觀的制約。

人生觀主要是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它是心理發展成熟的主要標志。

簡單來說,世界觀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人生觀就是我們看待人生的方式

比爾蓋茨去年推薦一本書,叫《品格之路》。書中一個重要觀點是:如果你能參加自己的葬禮,你覺得別人在葬禮上會怎么談論你、評價你?書中說了一個很多人都沒想過的概念,叫做“葬禮美德”。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在你的葬禮上,人們談論你的那些美德。比如,在你的悼詞里面可能有這樣的話,說你是一個有公益心和慈善心的人,你影響和幫助過哪些人,等等。

人生觀可以說是人生終點的樣子,是通往終點路徑的整體描述。從實際應用價值上定義,人生觀就是:如何看待人生和世界的互動關系

永澄老師把他的理解用上圖來做一下表述:

我的世界觀是:站在上帝的視角,看這個投射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觀中,我假設了每個人都是在投影世界(下層的現實世界中),不可能超出這個投影世界,基于這個假設,每個人的人生只能在投影中發生。“不可能超出”指的是我們的身體不能超出,但不代表意志不能超出投影世界,所以,可以推論出一個人的人生,不僅可以和投影的世界互動,而那些可以發揮自由意志的人,還可以和真實的世界(投射端)互動,以及跟上帝視角進行互動。

所以,我將人生觀的定義再次細化,那就是:如何看待人生和現實世界、真實世界、上帝視角等的互動關系

這個定義的價值就在于它幫助我們思考人生的時候,可以從現實的束縛中擺脫出來。比如說我是一個窮人,我的人生可能被金錢束縛,但是我的思想不會被困住,我可以通過去往真實世界來獲得超越身體的限制。

2、人生的目的就是回到真實世界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必須采用求真的人生態度,用科學校驗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即:從每個思考、判斷和決策中找到假設并持續驗證假設,也就是說在人的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在對假設進行澄清、驗證和修正的過程。

如果要回到真實世界,必須要通過思考的方式不斷讓自己思考:現實世界發生的一切,在真實世界里是什么樣的?由于身體生存在現實世界,所以,思考只能幫助自己逼近真實世界。思考,是回到真實世界唯一的方式,即便它只能逼近而不是徹底還原,因此,無論如何強調思考的重要性,強調反思的重要性都不為過

其思維框架是:

??Why。Why就是在談目的和意義,我的人生目的是回到真實世界,這個目的已經非常極致了,因為如果再向自己反問:你為什么要回到真實世界?我已經沒有答案了,因為,回到真實世界已經是終極答案了。

??How。How就是在談策略和路徑,回到真實世界的How也已經有了,那就是思考。我的思考工具主要有兩個:黃金思維圈、假設修正,黃金思維圈用于判斷和決策,假設修正用于設定假設以及根據現實調整假設。

接下來就要談What了,具體要做哪些事情來幫助自己求真。根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一致性,有幾個確定的點:

必須要符合和世界充分咬合互動(例如復利、邊際成本遞減)、做自己愛的事情(能力圈)、充分利用原有積累、進入價值交換網絡核心節點等原則。還有,根據世界觀(如果關注結果,頂多得到低維度的最優解),要更關注復利產生的時間的朋友,而不是眼前的既得利益。

3、生命的意義在于探索求真,找阻力最小的路

《安珀志》、《三體》、《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黑客帝國》等等作品,都在討論這個話題——回到真實,即便真實并不見得那么善良、美好,但是照樣要回到真實!

在投影的世界中,我們并不能提前預知通往真實世界的大道或窄門,但原則是一定要走阻力最小的路。阻力最小的路,不見得沒有障礙,不見得路程很短,但是它就是阻力最小。從現實回到真實的探索,不就是阻力最小的路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