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1月28號,正月初一,首先祝大家雞年吉祥,新春快樂。
昨晚,大年三十晚上,收到了一位用戶的文章打賞,滿滿的感動,比昨晚搶到千元紅包時還要高興。
特別喜歡馮唐的一個專欄的名字——用文字打敗時間。在寫完《我與比特幣的故事:半年“投資”經(jīng)歷小結(jié)(1)》、《我與比特幣的故事:半年“投資”經(jīng)歷小結(jié)(2)》,又十幾天時間過去了。這期間,關于比特幣的新聞依舊不斷,發(fā)生了很多事情。而在家過年的這幾天,除了吃吃喝喝睡睡,我也在思考很多問題。作為一個來自貧窮的農(nóng)村家庭、大學畢業(yè)后選擇留在大城市的人而言,面對城市的燈紅酒綠和未來的不確定性,有些問題是不得不思考的,而且這些問題只能靠自己去思考。文字,或許是理清思路最好的工具之一,而我也希望自己的某些文字能夠打敗時間。
【第一次參加比特幣論壇】
上篇文章結(jié)尾用了這個小標題,其實是不太準確的。因為那不是一次論壇,確切地說是一次講座性質(zhì)的線下活動。
我是通過火幣網(wǎng)買的比特幣。2016年11月26號,周六的下午,火幣在南京舉辦了一場線下活動。我很早就報名了,活動那天,我中午急匆匆地去加了2個小時的班,然后打的去了活動現(xiàn)場。那天的講座,主要分為比特幣基礎知識介紹、平臺運作、技術分析(K線分析)等內(nèi)容。那天的講座內(nèi)容,說實話,收獲不大,畢竟不能奢望半天不到、主題那么多的講座,能深入探討問題。
雖然講座內(nèi)容收獲不大,但那天的活動讓我有了2個重要的收獲。第一個收獲是:好多比特幣玩家買賣比特幣,不是投資,而是投機,甚至可以說是賭博,而我要超越他們就應該好好深入研究比特幣。我觀察了那天參加活動的人群,我是所有人中最年輕也是最沒有錢的(那時大學畢業(yè)才5個月),真正接觸比特幣(買入)的時間最短,盡管如此,我對比特幣的了解程度還是超過了一部分人。換句話說,來參加活動的比特幣愛好者,有一部分盡管在買賣比特幣,但他們對比特幣真的可以稱為“一無所知”。在沒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的情況下,就投入資金,在當時的我看來,就是一種投機,就是一種賭博(現(xiàn)在我對投資與投機的區(qū)別,有了不同的理解,以后再解釋)。而我雖然沒多少錢,但我年輕,而且我愿意花時間去了解比特幣,這樣我就可以超越一部分比特幣愛好者了。想明白這點,當時的我內(nèi)心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未來。
第二個最重要的收獲,就是活動主辦方贈送的資料——《區(qū)塊鏈:定義未來金融與經(jīng)濟新格局》。這本書第一次讓我系統(tǒng)地了解了比特幣和區(qū)塊鏈技術。在這之前,我對比特幣的了解,都是來自于網(wǎng)絡上零零散散的文章,以及知乎上相關的帖子。要想系統(tǒng)性地了解一個“新”事物或者“新”領域,看書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區(qū)塊鏈:定義未來金融與經(jīng)濟新格局》】
有時候,沒有時間閱讀一本書,閱讀別人的“摘抄”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關于這本書的摘抄,請見我的另一篇文章:《區(qū)塊鏈:定義未來金融與經(jīng)濟新格局》。
這本書第一次讓我系統(tǒng)地了解了比特幣和區(qū)塊鏈技術,收獲頗豐,每一個對比特幣和區(qū)塊鏈技術感興趣的人都應該買來看看。如果非要提煉出對我影響最大的幾點,有下面2個:用什么做貨幣(黃金、紙幣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背后的一套由信用記錄以及信用記錄的清算構(gòu)成的體系,換句話說,貨幣只是一種媒介,用什么充當這種媒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結(jié)算體系;比特幣和區(qū)塊鏈技術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很大,讓我對它們產(chǎn)生了很大的信心,但其崛起的周期將比大多數(shù)人預想的要長,而最終影響的范圍和深度也會遠遠超出大多人的想象。
【比特幣的暴漲暴跌】
“小額投資,長期持有”,這是我第一次買入比特幣前給自己確立的比特幣投資準則。
“小額投資”我做到了,一來是因為真的沒多少錢,二來是因為李笑來老師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寫到,要給自己的資金判“無期徒刑”才能在投資上做到有遠見有智慧,所以我對投入的每一筆買入比特幣的錢,都當做是丟了、“不存在”的錢。換句話說,我每個月買入多少錢的比特幣,就看那個月“丟多少錢”是我能承受的。外貿(mào)強調(diào)績效(出口金額),每個月工資都有變化,所以每個月買入比特幣的錢也有所差異。從9月底開始買入,差不多每個月投入比特幣的錢在500-1500元之間,算是小額投資。
“長期持有”之前做的并不好。比特幣漲跌無限制,每次看價格K線,總在后悔,我要是在最高點賣出,然后在這個最低點買入,那該多好??!而每次買入比特幣,一方面擔心,相比于上個月,漲了那么多還買入是明智的嗎,另一方面后悔,上個月我怎么不多買點。后來有一段時間,我也頻繁地買賣比特幣賺差價(那時買賣不收取任何服務費),但最后發(fā)現(xiàn),不值也不智,理由如下:我手中的比特幣數(shù)量很少,頻繁交易賺不到多少錢,有時還虧損,但花費的時間成本是巨大的,因為我要時不時看一下比特幣價格走向,這嚴重影響了我的生活和工作,使我目光短視。
從我第一次買入比特幣的那一天起,到2017年的1月5號,比特幣基本都在漲,我在比特幣上的收益率最高超過了65%。1月5號下午,比特幣閃崩,單價從8895元跌到了6千多,后來央行約談國內(nèi)比特幣交易平臺負責人,后來又進駐交易平臺,比特幣繼續(xù)下跌,最低跌到5千多,再后來,平臺杠桿關閉,開始收取交易服務費(0.2%,非常高)。
比特幣的暴漲暴跌,教會了我很多,最重要的有以下幾點:
更好地認清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最早,比特幣漲個50元,我就欣喜若狂,一天的伙食費賺到了,跌個50元,就會悶悶不樂。后來,這個數(shù)值提高到了100元,100元以內(nèi)的漲跌,對我的心情沒有啥影響;再后來,這個數(shù)字上升到500,現(xiàn)在大概是800左右。但本質(zhì)上來說,我還是屬于風險厭惡型。
認清楚了定投模型的重要性。我每個月買入比特幣,但不是真正的嚴格意義上的定投,因為每個月買入的日期會相差一兩天,買入金額也有差異。比特幣每天價格都不一樣,但每個月“定投”很好地沖淡了風險。比特幣從8895元跌到5千多時,我的收益率從65%以上跌到8%左右,也就是說,盡管比特幣暴跌,并沒有威脅到我的本金,而且8%的收益率超過了大部分基金的年化收益率(8%的收益率不是年化收益率,換算成年化收益率,要乘以2,因為我才投了半年)。定投,本身就是一種降低風險的投資方式,非常重要。
即便你預測準了行情,有時候你也無能為力。1月5號早上上班前,看了看比特幣價格走勢,覺得比特幣肯定會崩盤,但不知道什么時候崩盤,也不知道會跌多少,因為從曲線上明顯看到是有莊家在操縱價格。但是,直覺預測歸直覺預測,沒有做任何委托。當天下午發(fā)生崩盤時,想賣空止損,但火幣APP癱瘓了,后來有人說是他們把網(wǎng)線拔了,不知真假。
【后記】
現(xiàn)在央行插手比特幣,交易平臺開始收取服務費,平臺不再大幅刷交易量,比特幣價格不再大起大落,從長遠來看,是件好事。
對比特幣和區(qū)塊鏈技術,我依舊看好,投資態(tài)度依舊是“小額投資,長期持有”。
學無止境,思維的漏洞和知識的缺陷在所難免,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最近也看了很多關于比特幣的視頻,推薦一些資源:
- 2017年1月23號廣東衛(wèi)視《財經(jīng)郎眼》,可以思考:郎咸平的觀點有哪些漏洞?
- YouTube上的一個視頻:Bitcoin Crashed! Now What?
- 最重要的一個資源,YouTube上有李笑來老師關于比特幣的講座錄音視頻(一共三講),非常贊,對我腦海里的一些模棱兩可、沒有想清楚的問題做了很好的解答,鼎力推薦。附上幾張講座視頻截圖:
一年以后,等我對比特幣有了新的認知后,再續(xù)寫#我與比特幣的故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