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回家一趟,方感覺到什么叫“秋風蕭瑟今又是,換了人間”,初中的時候,在剛放完暑假開學的第一個學期,每到星期天回到家里,在我家狹長的院子里,我都能見到在颯颯的秋風中肆意翻滾的落葉,或者是在沒有風的時候,成堆的落葉安詳地躺在我家院子里的泥土上,堂屋門緊鎖,父母親也只有兩個去處,下地干活兒去了,或者打牌或探親去了,打牌的一般是父親,探親的一般是母親。妹妹也不知去向,猜不準是去哪里玩了!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中都會泛起一種“蕭條”之感,家中的一片狼藉,讓我的心中泛起了陣陣寒意,比“秋天的童話”還要凄美!

每當這個時候,我第一件事是跑去爺爺奶奶家,奶奶經常給我藏好吃的,又會做好吃的,那個時候的奶奶身體很健康,我很有口福,現在看著眼下奶奶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還經常會夢見幾十年前的事,我心里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這次回家,爺爺因為腦梗在醫院里輸液,每天連輸8瓶,要輸15天,我不知道這樣的操作是不是戕害人命,但我很清楚的知道,醫院其實就是人體修理機構,哪壞修哪,不工作的零件,那就拆掉,至于拆掉以后人體這臺機器還能運轉多長時間,那是概不負責的。

我已經深深的感覺到,醫患之間最根本的矛盾,已經從患者日益增長的治病需求和落后的醫療條件之間的矛盾,逐漸轉化為患者日益增長健康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醫療服務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是根深蒂固的,不可調和的,甚至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增長,這種矛盾還會加劇!

爺爺是個明白人,每天晚上在病床上想他以后的事,不知道他心里是個什么滋味,有時候我在猜他心里在想什么,我想他想的以后,可能還包括以后的以后吧!

現在的老人其實挺可憐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漸下降的時候,就會暴露出很多尖銳的問題,比如吃飯、看病和生活起居,很多方面需要照顧,而百分之八十的兒女,其完成照顧的程度僅僅是剛需,也就是滿足了老人吃飯和看病這些生理層面的需求,沒有人去想過老人精神層面的需求,更不用說去滿足了!

在爺爺所住的醫院里,大部分的病號都是自來自去,出院了還得把床上的被子給他們抱過去,然后自己結賬走人,去報銷,這種現象挺奇怪。

唯一不奇怪的是,這家醫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醫生、護士,都是中等偏上的胖子,由于看病人少,根本不用掛號排隊,醫生護士們的大部分時間,可以用來玩手機,這種清閑的工作狀態,是他們肥胖的根本原因,這是一種社會現象。

來去匆匆,回家一趟,物是人非,一切都是那么的不一樣,人越來越少,還在的越來越老,我風塵仆仆的仰臥在車輪滾滾的列車上,逐漸感覺到,那個從小生我養我的地方,正在成為一個我永遠回不去的故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