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一句話,“一人不住廟,兩人不觀井,三人不抱樹。”
完整的話是:一人不住廟,兩人不觀井,三人不抱(抬)樹,獨坐莫倚欄。
意思
用以警示世人確保自身安全,相比現(xiàn)在的標識“注意安全”更顯得真誠。因為它不光起到提醒的作用,面對可能的危險,作出具體的警醒和避免的方法。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遙相對照。
一人不住廟
古時講,寺廟、道觀之中,有不良之輩的可能性,一個人行路晚間遇到廟欲留宿,無良僧侶見錢財、路費,如生歹心,極其容易遇害。
某時代(最好不去抹黑任何時代),大有走投無路者進廟或到觀中避難、避禍,有逃荒走投無路的,也有犯奸作科、殺人越貨的隱匿此種中。
人多的時候自然要偽裝,與人為善,但也保不齊遇到落單的人見財起心!著作《西游記》中,唐僧師徒三人加一神馬都恐受其害。
古往今來盛行“求子”。古時,男權思想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加之科學也相對不發(fā)達,一對夫妻沒有生孩子,一般都是說該女子不會生養(yǎng),受到的精神壓力可想而知。
每逢這時,就會拜各種神,經(jīng)常出入某個寺廟或道觀,“心誠”了,去得次數(shù)多了,有的還“真靈驗”,女子懷孕了!這樣就有人結合當?shù)厍闆r作出自己的判斷,寺廟道觀男性場所,究竟是怎么懷孕你自己腦補!
兩人不觀井
故有典故,有兩人同時趕路進京趕考,其中一人比另一人文才略優(yōu),并還帶了豐厚的盤纏,另一人一路上就心中惴惴,怕同伴搶了他的頭名,一直有加害之心。
一路上尋找機會。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個井臺,兩人正是口渴之際。他跑到井邊,向同伴招手,你看這井水多么清洌。文才之人高興的跑到井邊,伸頭觀看。不料,無良之人,手按他的頭一下按到了井里,無良之人去了心病,得了錢財,揚長而去。《西游記》中也有觀井的故事。
三人不抱(抬)樹
兩人想加害一人,但其身材魁梧。兩人害怕、擔心動武放不倒此人,心生一計。兩人邀約此人去游玩,遇到一根粗壯的古樹。兩人一言一合,三人開始一起環(huán)抱古樹。正當那人驚嘆古樹的粗壯時,忽覺不對。另外兩人忽然拿出繩索套住其手腕,圍繞者他轉圈子,等其反應過來,已經(jīng)被結實的捆綁在樹上。
偶見網(wǎng)上有圖片,一人被用膠帶紙捆綁在電線桿之類,開始覺得是“玩笑”有點意思,現(xiàn)在感覺此玩笑實在是開不得,綁在上面那可是任人宰割!
三人不抬樹,也有典故。兩人要加害一人,(不想害命,想害病)于是創(chuàng)造機會三人同時去抬一棵大樹干,這倆人勸被害之人去抬前面,二人之中一人抬后一人抬中間。三人努力咬牙抬起后,中間之人俏俏的向后顛去,和后面的人同抬一頭。而且前面之人還看不到,一段路后前面的人被壓垮,內(nèi)臟負傷,得了血嘮,還不知是別人加害。
獨坐莫倚欄
一練武之人,武功卓卓,但不會游泳。同們師兄弟嫉妒與他,欲有加害,又打不過他,但知他有晚上練功之后有倚池塘之欄靜思的習慣,于是就用鋸子把木欄鋸斷插好,并用與木欄同色的泥吧糊好,晚上他練功后倚欄休息,一下翻到了塘里。
獨坐莫憑欄是也指一個人做在欄桿上容易想一些傷心的事情,萬一失足掉下去,沒有辦法及時救治。現(xiàn)在墜樓、跳河的新聞也是很多,一個人傷心,心情低落時最好還是遠離有安全隱患的地方,也許開始只是想一個人呆一會,一個人坐坐.....甚至只是在開一個玩笑.............
幾個典故都是在無防的時候被人加害。防人之心不可無!
其中幾個典故的結果都是被一個“智縣令”所破,害人之人,都被判了斬刑,終是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害人之心不可有!
古人、民間留下的話到現(xiàn)在有些也不為過時,比如,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君子主動遠離一些有爭議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也指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有時候也在想,如果人們還記得這些警句,并且認真對待,是不是會省去好多不必要的麻煩?
珍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