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開啟40不惑之時,內心焦慮了, 也許是潛意識里對自己有太多的不滿,找了一個出口全發泄出來,以致于打敗了我所有的自信,否定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鉆了牛角尖,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能量也低到了極限。與閨蜜傾訴,她列舉出我所有的好都無濟于事。人,有很多情緒一直積壓著,在某個時間、某個點總會爆發出來,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當情緒來臨時,所有現實中的好都無濟于事了。回頭看真不值,我擁有幸福的家庭,漂亮可愛懂事的女兒,事業心強且會過日子的老公,身體健康的爸爸和公公婆婆,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的姐姐和妹妹,如此這些,真是應了“身在福中不知福”。
曾經年少輕狂,有使不完的勁,也在迷茫中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工作也好,利也罷,耗費了太多的精力,感覺有點過了。看多了身邊的人太多的生死,身體健康變得更加重要。人到中年,更多的應是追求內心的美好和淡定,利和益且放一旁。我相信自己,也定會做到的。
朋友推薦了《人生下半場》,雖然是一個基督徒寫的,但道理確是一致的。做最擅長的事,與你喜歡的人共事,簡化生活,有點娛樂,拔掉電話線……人到中年,不需要追求十全十美,按照內心所想,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有三二知己,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我都有,知足了。
看了一篇文章《鏡子的法則》,感覺自己有很多情緒在流動。想著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一切,與老公、女兒的連接,理應想到了對老爸的感情,原生態家庭一直影響著我。從未親口對老爸說過一聲“我愛您”。我覺得這不是中國人的含蓄,而是自己的情緒未打開。把對小時候與老爸的連接梳理了一遍,發覺自己始終對老爸有絲不滿,而通過梳理,我覺得滿滿的愛涌現出來了,3月12日是老爸的生日,于是寫了信,將連同賀卡一起寄出,謝謝老爸的養育之恩。
陽春三月,天氣似乎還有些冷,但空氣里明顯有了春的氣息,暖暖的。路邊的小草,茂密不已,且都已長高。好像少有人管理,卻因此,有了野性的美。經過冬的洗禮,小草變得更加頑強,突突突,一直往上,長勢喜人。曠野上,隨便瞟向哪里,都有那一抹綠相迎,傾巢而出,四野驚動。冒尖的那抹綠,撩動了內心,被冬冰封的那份寧靜也慢慢舒展開來。
大自然在春的熏陶下,將格外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