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六月,男孩高考落榜,分數低的讓他自己都寒磣。
爸爸費盡周折,托老同學把他送入縣里最好的高中,全家對他寄予厚望,期望他考上一個大學,哪怕是一個二本也行。
進入全縣城最好的復讀班,他還算努力,成績一直保持中等。班主任也對這個低分入班,坐在后排,小小的個子,精練的小男孩頗為重視。
慢慢的,他開始在后幾排產生了一種影響力。與他一排之隔,有一個女生,長的像個假小子,成績全班第一。他對她有一種特殊的好感,說不清楚,他在一次偶然中聽見倒數第一排的學生說她有男朋友,他的心中產生一種莫名的失落。
班主任是物理老師,女孩的強項也是物理。每天學校都會給學生發一張練習題,她第一個做完,然后會去班主任的辦公室對答案,每次晚自習都是她代替班主任講題,站在講臺上,沒有一絲緊張,成熟穩重,如同執教多年的名師,學生也喜歡她,他確對她更加依戀,倆人關系一直不錯。直到那個冬天,一些說不清的瑣事讓兩個人的關系落入冰點。接下來就是寒假,男女主人公沒有見面,沒有聯系,沒有什么特別的故事發生。
第二學期,高考又將來至。學習陷入一片忙碌。也許時間過了太久,他們的關系慢慢升溫。直至摩擦出火花,學校食堂二樓成為了記憶的開始,倆人由經常一起吃飯變成每天一起吃早餐。
她的家庭開放,視她若掌上明珠。
他的家庭保守,家長認為他就該本分守己。
他不知不覺越發喜歡她,她也一樣。兩個人經常一起商量大學去哪里上,她還說以后生個女兒一定要跟她姓,其實兩個人姓氏一樣。
高考來臨,兩個人覺得這是屬于他們的機會。
高考完后,他們每天一起出去玩。對于女孩,男孩的父母異常喜歡,有一次,男孩的爸爸叮囑妻子,把男孩姐姐最愛吃的點心分給女孩一半。
對他來說,也許這是一段最幸福的時光。因為馬上有噩耗傳來。男孩視網膜脫離,去了全省最好的醫院,病痛與相思,折磨著他。
禍不單行,男孩高考距離二本線八分,意味著在大平行志愿中,他連征集志愿都不會錄取,毫無可能。她希望他放棄二次補習的念頭,他態度堅決。
出院后,她對他提出了分手,他留下眼淚,拿著手機,打開QQ,取消特別關心,退出情侶空間……他只剩下默默流淚,再也沒有見過她。
16年八月,他進入母校的補習班。每一個夜里,都能夢見她的聲影。這一年,他沒有喜歡過任何人,也不知道以后會不會喜歡其他人。聽羅振宇老師的節目成為了他生活中的必須,排解心中的苦悶與壓抑。這一年,他的成績名列前茅,也許是上蒼注定,他在這一年會有不一樣經歷與收獲。
17年六月,他第三次進入考場。
六月二十二日,成績公布,高出本科一批省控線22分,后來被一所不錯的大學錄取。
故事開始于盛夏,結束于盛夏。
或許過于平淡,但它卻是真實。
又是一個盛夏,又是一個故事。
我就是男主,緣起緣滅,自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