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最近幾天在整理生活中聽到的“應該”與“不應該”。
從小到大,從父母、長輩、老師、電視、報紙中聽到、學到很多很多的應該,你應該怎樣怎樣如此才能怎樣。
例如:
孩子時,你應該聽話、乖,不應該哭、上蹦下跳,不應該老是給家里找麻煩。
讀書時,應該好好讀書、勤奮,尊師重道。不應該早戀,影響學習。
女孩子應該有女孩子的樣子,應該安靜、淑女,有品行,不應該像男孩子一樣到處野。
長大了,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應該找個老實負責的男人嫁了,應該生子,一胎二胎,最好有男孩。
女人應該獨立,應該工作賺錢,應該顧好家,照顧好孩子和男人。
你應該快樂、自信、付出,不應該悲傷、自卑、自私,你應該成功,不能失敗。
你不應該讓孩子到地上打滾,地上不干凈,不應該穿裙子不愛干凈,不能蹲下來。
你應該早給孩子斷奶,八個月的母乳就沒有營養了,17個月了怎么還在喂母乳呢,應該把準他的規律,鍛煉他上廁所,應該喂飯,不應該讓她自己用手吃飯,這是你偷懶。
應該向上,積極樂觀,應該照顧大家的情緒,應該會看別人的臉色,知道什么時候能說什么話。
總之,一大堆的應該與不應該,當我們只想要好的,不想跟不好的在一起時,那些不好的怎么辦?
能怎么辦呢?他們又不會憑空消失。于是想了一個辦法,把那些不好的不行的品行用籠子鎖起來,以為這樣他們就不見了,卻不知,只是被鎖在身體里,無法釋放出去。
回家路邊的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