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和你我一樣有著大好人生,但是他們卻不懂得如何去生活。一個人最首要的學習任務就是學會生活,學會生活才有一切事業的基礎。才有人生的成功。
珍惜眼前的人生——
人生無常,每個人都應該去珍惜,不論是現在正在追求的,還是已經得到的。人們都應該對于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要每次都把希望寄托在以后或者明天。人生沒有后悔藥,在現在或者此時此刻行為中,一定要做到最好,不要給未來留任何機會,抓住眼前的,珍惜現在所擁有的,那么你將能享受到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如果這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那么就會把希望寄托在下次;畢業后找工作的時候,如果這一次面試沒有合格,那么就希望下次能成功;在相親的過程中,如果這一次對方不合心意,那么下一次就能稱心如意;在事業陷入低谷的時候,如果這一次業績沒達到目標,那么下一次再更加努力就可以。不知有多少事情,人們都在期盼和找尋下一個機會,但是下一次真的會比這一次好嗎?
在學校的時候,也許你還可以會有補考的機會,但出了學校以后,在社會上你很難再有第二次機會,來彌補自己的過失。就像在戰場上,如果你沒有拼殺的勇氣,抱著必勝的決心,那么面對敵人時,你就不會有任何存活的機會。所以說人生是一張沒有返程的車票,一旦出發了,就不能回頭了。
當人們步入社會以后,無論是找工作面試還是上級交付任務,你的每一次表現,別人都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凡是優秀的人才,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做好了贏的準備與打算。所以每次行動都是以保證質量,完成任務為目標,不會給自己任何理由和借口推脫過去。而普通人都是抱著練習的態度來行事,不會特別的為難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并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明天。就算有良好的機遇,也會處于被動地位,完全不懂得如何去珍惜,去更好利用。還有一些比較差勁的人,這種人是屬于光說不做,整天都指望著天上掉下一個大餡餅,殊不知光靠等待來贏取成功的幾率是微乎其微的。
意大利有一位知名的哲學家,當時有很多女人被他那一股特殊的文人氣質所打動,都愿意與他相伴終身,但他一直都在等待那個最完美的女子出現,所以一直都是單身一人。
有一天,一個女子來到他的家里,對哲學家深情地說,我想嫁給你,你娶我吧,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扔回答說,你先回去吧,我考慮考慮再聯系你,事后哲學家一個人在家想了很久。他用自己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優勢略勢和不結婚的好壞分別列出來,希望運用科學運算的結果來發現好壞,后來他發現好壞是一個均等的狀態后就不知道該如何抉擇了?于是他陷入長期的苦惱之中,無論他又找出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選擇的困難,最后他得出一個結論,人在面臨抉擇而無法取舍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歷過的那一個,不結婚的處境自己是清楚的,但結婚后是一個怎樣的情況還不知道,所以還是應該答應那個女人的要求。最后,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他的父親“您的女兒在哪兒?請你告訴她,我想明白了,我也不再去考慮了,我決定娶她為妻”。女人的父親看著哲學家驚訝的回答“你怎么現在才來?我女兒現在已經是四個孩子的媽媽了”。哲學家聽后,整個人幾乎崩潰,自己竟然被一個簡單的選擇折磨了這么久,事到如今,那些哲學理論對自己還有什么意義呢?而后兩年哲學家抑郁成疾,臨死前,他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化為灰燼。最后人們看到他的遺言上只有一句話“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后悔”。哲學家萬萬沒有想到,向來讓他引以為傲的哲學頭腦,最后換來的竟是一場悔恨。如果自己當時有當機立斷的決心,或者有永不后悔的氣魄,那么自己就不會有如此悲慘的下場。
在生活中,人們同樣應該引以為戒,千萬不要以為機會很多,所以就奢望下一次的機會。認為這次沒了,還有下一次,要知道人生沒有反復,當你一旦錯過,就很難會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即使是當代著名藝術表演家或是知名學者,他們每一次上臺表演或演講都如履薄冰,在上臺前不斷地練習,嚴格要求自己,在觀眾面前呈現最完美的一面。因為對他們而言,每一次都是不同的觀眾,所以自己的每一次表演或演講,都應該當做是第一次,也是最關鍵的一次來表現。
人生就像一場表演,沒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對人生最好的珍惜,請珍惜自己的生活。一旦選擇,就請不要后悔,要充分享受生活,不要等到錯過了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要知道人生有限,生命彌足珍貴,所以要把握現在,珍惜眼前的幸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暢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