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女子,畫著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梁自縊。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曹雪芹把太虛幻境設計為理念世界,榮國府設置為現實世界,把比較骯臟的內容放入寧囯府。小說中的柳湘蓮這樣形容寧國府,東府里只有門口的兩只石獅子是干凈的,只怕連狗兒、貓兒都不干凈。秦可卿是東府里賈珍的兒媳婦,賈蓉的老婆,她的身上有許多的謎團,病的蹊蹺,死的蹊蹺,葬禮蹊蹺。
一、秦可卿的臥室
因東邊寧府中花園內梅花盛開,賈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請賈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賞花。賈寶玉飯后覺得困倦,秦可卿帶他去到上房內間午睡,寶玉看到房內布置,有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頓覺不自在,因他不喜歡讀書。秦可卿便帶他到自己房里去休息,有嬤嬤說不合禮儀,可卿說,“他多大?就忌諱這個。”按照上下文推測,寶玉大約11歲,11歲的小男孩確實不懂男女之防,但紅樓中的男孩女孩心智都早熟,寶玉已到了情竇初開的時刻。
“剛至房門,便有一股細細的甜香襲了人來。寶玉便愈覺得眼餳骨軟,連說:“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對聯,其聯云: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案上設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著壽陽公主于含章殿下臥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連珠帳。”
可卿房間的布置,有人說富有皇家氣息,有武則天、楊貴妃、趙飛燕、壽陽公主、同昌公主等皇室人員,暗示秦可狠身份不簡單。有人說富有香艷氣息,唐伯虎的畫、秦太虛的字,武則天的寶鏡、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等,那么這些描寫到底說了什么?我從文學的角度理解,景是情的反映,是一種文學的渲染手法。現在很多家庭喜歡掛字畫,設書房,暗示主人品味高雅,有書香之氣。秦可卿房間是私密空間,室內的布置是她內心想法的寫照,體現她的生活品味,多情、香艷和性感。為什么作者要把賈寶玉帶入這樣一種場所?因為林黛玉、薛寶釵都要出場了,小男孩不能一直處在情感懵懂階段,要對他啟蒙,多情的秦可卿成了最好的啟蒙老師。
二、秦可卿的死因
秦可卿生病由她的婆婆尤氏向王夫人說起,“他這個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還跟著老太太、太太們頑了半夜,回家來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覺懶,也懶待吃東西,這將近有半個多月了。經期又有兩個月沒來。”秦可卿是寧國府的管家婆,和榮國府的鳳姐擔任一樣的角色,兩個人是好閨密,從眾人口中她是一個聰明能干,心思縝密的女子,沒來由地突然就病了,太醫輪流看,也看不出是什么病,有的說有喜了,有的說沒喜,馮紫英推薦一個醫道很好的先生,瞧了說不是喜,竟是狠大的一個癥候,也沒說出是什么大癥候,藥吃了也不大見效,竟一命嗚呼了。
判詞上的秦可卿是懸梁自盡,書上的她卻是莫名病死,如此明顯的大錯誤,怎么會出現在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小說中?我們從《紅樓夢》多個書名中就能找答案。在《紅樓夢》之前,曹雪芹寫過《風月寶鑒》,里面寫的都是警世的風月之事,“秦可卿淫喪天香樓”“賈天祥正照風月鑒”都是里面的內容,改頭換面納入了后來的《紅樓夢》書中。[脂評]批:“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后事二件,豈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刪去”遺簪“、“更衣”諸文。是以此回只十頁,刪去天香樓一節,少去四、五頁也。
秦可卿本是和公公在天香樓尋歡,被人撞破,羞愧難當,懸梁自盡。所以她死后賈珍的表現不像個公公,倒像個情人,悲痛到要拄著拐杖走路。婆婆尤氏突然犯胃病,不出來主事。丈夫賈蓉像個隱形人,諸事與他無關。可卿的兩個貼身丫鬟,瑞珠觸柱而亡,寶珠自愿去守靈。這些怪異現象的出現,皆因秦可卿死得不體面,曹雪芹雖然刪除了最不堪的情節,還是留下蛛絲馬跡留給讀者深思。也道出了寧國府的亂和臟,“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正如焦大所罵:“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
秦可卿的私德雖然有虧,但她的見識超常。她臨終前托夢給王熙鳳,告訴她,家族衰敗非人力可回,趁現在還來得及,要及早謀劃后路。她說:“目今祖塋雖四時祭祀,只是無一定的錢糧;第二,家塾雖立,無一定的供給。依我之見,趁今日富貴,將祖塋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之費皆出自此處,將家塾亦設于此。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這祭祀產業連官也不入的。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步,祭祀又可永繼。”這是曹雪芹借秦可卿的口對賈家說的,也是對自己的曹家說的,更是對讀者說的,持家要有長遠的謀劃,居安思危,不可糊里糊涂,得過且過做個坐享人。
三、秦可卿的葬禮
秦可卿是寧國府的長房長孫媳婦,賈蓉沒有官職,她不是命婦,但她的葬禮辦得極盡奢華。賈珍盡其所能,超高規格辦喪事,不說請的位全真道士,50位高僧、50位高道做佛事道事,單說棺材,就用了義忠親王老千歲沒用上的檣木棺材。賈政勸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殮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此時賈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這話如何肯聽。
中國人辦喪事不是以死者的身份來定規格,而是以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重視程度,來展示家族威望。比如貧民家的百歲老人過輩,只會簡辦,但有錢有勢家的寵物死了,也會大操大辦。喪事不僅是喪事,還是盛大的交際場所,體現的是人脈、權勢和地位。
賈珍一意孤行,為了在喪禮上風光些,為賈蓉買了個龍禁尉的官職,秦可卿就成了天朝誥授賈門秦氏。賈珍請了王熙鳳來協理寧國府,展現了寧國公百年世族的實力,也體現了他只顧眼前,不顧未來的任性和好面子作派,這也是賈家衰敗的根源之一。來吊喪的諸王孫公子,不可枚數,堂客者來也有十來頂大轎,三四十頂小轎,連家下大小轎、車輛不下百十馀乘。還有各色執事、陳設、百耍,浩浩蕩蕩,一帶擺三四里遠。路祭還有東平王府、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等祭棚,場面盛大。
秦可卿的葬禮,在極盛的背后體現的是悲音。“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秦可卿蹊蹺的病和死,體現寧國府的德行有虧,也暗示有遠見足識的人死了;盛大的葬禮,體現的是賈珍的任性奢華,也暗示坐享尊榮者眾,居安思危者無。秦可卿的死,也為寧國府的敗敲響了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