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張?zhí)摌?gòu),就是憑借想象,通過夸大詞句來形容事物,創(chuàng)造并突出描寫的對象,是修辭手法在想象中的巧妙運用。這種方法,完全是作者主觀意識的作用,但又離不開現(xiàn)實生活,離不開客觀事物的實際情況,離不開作者的思想水平和閱歷。不同的作者,對同一個事物,夸張?zhí)摌?gòu)的內(nèi)容是各不相同的。夸張,要針對某個具體的人事物景;虛構(gòu),也必須有一定的對象作參照物。可見,這種方法的運用是比較自由靈活的,創(chuàng)造的形象也是極為鮮明突出的。這就是夸張?zhí)摌?gòu)的顯著特點,也是這種方法的運用所產(chǎn)生的藝術(shù)效果。
夸張?zhí)摌?gòu)的運用類型,不外乎夸大和縮小兩種。夸大,人可以“頂天立地”;縮小,“千斤鐵錘當(dāng)針拿”;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不就夸大嗎?“小人國”“矮人國”不就是縮小嗎?而“男人國”“女人國”則又純屬虛構(gòu)了。可見,這種方法的創(chuàng)作效果是極為明顯的。就其實施的內(nèi)容來看,大致有如下兩種:
一、形象性的夸張?zhí)摌?gòu)。就是針對事物的特點進行想象夸張,使之形象更突出更鮮明,更具有藝術(shù)魅力。這種方法的適應(yīng)對象,可以是某個具體的人,也可以是某個具體的物和具體的景;可以是完整的形象,也可以是個別的零散的形象,因而運作時較為靈活方便。它的集中注意點是形象,由于是用夸張,必須有具體的對象;又由于用了虛構(gòu),也必須與具體的對象有較大差距。例如,《盤古開天辟地》就采用了這種想象方法。文章以盤古為對象,進行了多處的夸張描寫,請看其中一段文字:
他口里呼出的氣變成風(fēng)和云,他的聲音變成轟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變成太陽,另一只眼睛變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軀變成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江河,他的筋脈變成道路,他的肌肉變成田土,他的頭發(fā)變成天上的星星,他渾身的汗毛變成花草樹木,他的牙齒、骨頭、骨髓等,也都變成閃光的金屬、堅硬的石頭、溫潤的寶玉,就是那最沒有用處的身上出的汗,也變成清露和甘霖。
這段文字,對盤古的每個部位對象,作了極為夸大的想象描寫,實際上就是在虛構(gòu)盤古的形象,而且是一個方面接著一個方面分別進行塑造,具有羅列和零散的特點,具有肢解和分項的物點,都有具體的物象印證,也都有鮮明的形象展示,產(chǎn)生了極佳的夸張效果。
二、情節(jié)性的夸張?zhí)摌?gòu)。就是通過具體的情節(jié)來進行夸張,但這種情節(jié)又是虛構(gòu)的,不真實的,甚至極為奇特怪異的。它的最大優(yōu)勢,不僅想象豐富,波瀾起伏,而且以奇取勝,以曲折多變贏得廣大讀者,以此來吸引人們沿著夸張了的虛構(gòu)情節(jié),不斷向新的縱深之處邁進。這種夸張?zhí)摌?gòu),往往體現(xiàn)在整篇文章之中,過程性極強,閱讀效果也最佳。
例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就采用了這種想象方法。文章以騙子織新裝、大臣看新裝、皇帝穿新裝為情節(jié)內(nèi)容,而實際上,騙子的織布機上什么也沒有,整天在那里空忙;大臣們?nèi)タ葱卵b,什么也沒有看到,可他們卻贊不絕口地說,“真是美極了”;皇帝的身上明明什么也沒有穿,可他自已卻覺得是穿了最漂亮的新裝在游行,他的大臣們和眾多的市民們都這么在夸他。按照這樣的情節(jié)發(fā)展,處處有虛構(gòu),處處有夸張,處處都在想象。如果對照現(xiàn)實,顯然,并非是生活實有的,而是荒唐可笑的。但作者這樣夸張?zhí)摌?gòu)想象,又顯然是可信的。情節(jié)性的夸張?zhí)摌?gòu)效果,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這種夸張?zhí)摌?gòu)的想象方法,主要適用于童話、神話和寓言故事等體裁。運用時要注意兩點:一是夸張不能脫離實際、脫離生活,要與事物的實情和特點相吻合,要以現(xiàn)實為基礎(chǔ),要有鮮明的傾向性,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這樣的夸張才有靈性,這樣的虛構(gòu)才有可信度。如說盤古的眼晴變成“高山”,就不符合“發(fā)光”的特點了。二是虛構(gòu)不能有虛假,要符合事物的真實情況,至少要符合藝術(shù)的真實,與實際生活和客觀事物既貌離又神合,防止步入荒誕不經(jīng)的怪圈,且要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