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父母:沒有自己想法,什么都憑一時熱情。心血來潮把孩子推給鋼琴培訓機構,結果孩子和家長過了幾天興頭,就放棄學習;
小米從5歲開始接觸鋼琴,5歲半正式開始學琴,已堅持了3年。一級過關。
二級父母:對孩子的音樂教育理想化,重形式,覺得學鋼琴高大上,從一起步,就會讓孩子感覺學鋼琴是迷茫和痛苦的;
曾經和米一起閱讀和聆聽《我的第一本音樂啟蒙書》,米興趣盎然;從三歲起觀看多年夏天琴臺音樂廳“打開藝術之門”的各類演出;學鋼琴是小米的自主選擇。二級過關。
三級父母:舍得為孩子花錢,找最好的機構、最好的老師、最貴的琴,卻重來不參與不過問。孩子和琴都是擺設,都不在你心里,你又怎么走進孩子心里呢。這樣的鋼琴學習沒有溫度;
雖然不是最好的機構、最好的老師、最貴的琴,但在選擇上都還是花了心思,老師很年輕,但和米相處了3年多,一直相互認可;鋼琴是租的,但定期調音,音色還不錯;堅持接送上課,不落課;雖然家長沒有學琴,但主動讀了一些相關書籍。
四級父母:希望孩子獲得升學加分的優勢,目的性太強烈和實際,導致有些孩子只會彈考級曲目,完全為了應試;
看著別的孩子考級、參加比賽,也曾迷茫;第一次考級的過程曾讓我抓狂,第二次相對順利,現在都過去了,米爸明確表示明年不考級。現在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只要孩子能堅持彈下去,彈到上初中,彈到上高中,就是我們的完勝。
五級父母:把孩子學琴當做改變未來的途徑,找最適合孩子的方式學琴,投入最大熱情讓孩子去學,為孩子注入太多希望。孩子和老師都感受到強烈的壓力;
盡管沒有這樣的期望,但因為沒有激發出孩子足夠的學琴熱情,還是傳遞給孩子不少壓力吧!
六級父母:能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提供良好的引導,可是總是覺得孩子可以更優秀,嚴厲苛責下孩子總感覺得不到父母認可;
在學習過程中提供良好的引導,能力嚴重不足,但還是希望盡量提供認可,讓她能堅持下去;引導不了,但力所能及的音樂熏陶還需加強。
七級父母:有長遠打算的父母,能正確看待孩子學琴每個階段的不足,不苛刻要求,會鼓勵孩子。孩子也能接受,逐步進步;
根據老師的反饋,小米一直在進步,無論進步的步子大還是小,但學琴過程中我們是否有不當行為不好說,一路磕磕絆絆,孩子和我們走得都不輕松。
八級父母:給了孩子良好的音樂基因,快樂又普通的父母,給孩子很大自由,讓孩子去感受和體驗鋼琴學習和鋼琴藝術,不求回報。孩子能真正感受到彈琴的樂趣;
孩子是否感受到彈琴的樂趣,絕大多數時候的答案,恐怕是否,長路漫漫,爭取有一天能成為八級父母吧!
九級父母:和孩子一起享受音樂,享受鋼琴,也許一開始也不懂鋼琴,但是一路陪伴一路共同成長。從彈琴到愛琴,和孩子無話不說,如果互生對方氣的時候,一起彈首琴吧。無論人生如何,鋼琴永遠是孩子內心溫暖的記憶;
希望有那么一天,無論是高興,還是傷心的時候,米是通過彈琴或者歌唱來疏導自己的情緒。
十級父母:藝無止境,10級過關“看上去很美”,但不能給它畫上“休止符”。和琴童一樣,到了十級,鋼琴之路才剛剛開始,前方還有更廣闊的進步空間。也許前方荊棘密布,但堅持不懈,家長和孩子就會遇見最美的風景!
前面三年已逝,希望再回首時,能多幾分坦然。
總體評估,在及格線附近徘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