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01
我做過3期的求職訓練營,但隨著每次和大家說的內容越來越多,越來越精細,我越來越覺得“職場”并不好說。因為它太因人而異了。
很多人以為找工作是從投簡歷開始的,其實不是,它應該是從職業定位開始。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大家找到工作后,發現,自己并不喜歡做這個,或者不適合做這個。因為,你一開始的事情都沒有做對、做好。
有的人對職業有困惑,就想著去找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師。但他們好像對職業生涯規劃師有誤解,因為職業生涯規劃師只是個理性、系統、專業的局外人來根據你的描述及狀態給出建議與方向,他們不是先知。
02
前陣子董子健和孫怡結婚的事很多公眾號都在談論,我看過他們的一篇專訪。其中,記者問他們,如果有人可以告訴你未來呢?他們倆都回答,別告訴我,我不想知道。我當時覺得,活得這么灑脫的人應該不太多吧。至少我以前曾無數次地想,有個先知能告訴我,我的未來是怎樣的就好了。
但,后來我才明白,很多路只有你自己去走了你才知道,很多事只有你自己去嘗試了你才懂。僅僅是別人告訴你,你可能也會不太相信或是不太甘心。
03
職業生涯規劃也是這樣,那些做生涯咨詢的人,都希望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但無論咨詢師怎么幫他們分析,最終他們會發現,自己還是看不太清,因為這本來就是一件需要靠自己去嘗試才能確定的事啊。
那這么說來咨詢師的作用好像很弱。其實不是的。正如前面提到的一樣,因為他們足夠專業、理想、系統,所以用很好的思維方式幫你分析,除了能給到你可以去嘗試的方向,還會讓你明白你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也許你剛開始要往哪里走都不知道,但這么一來,你至少知道自己可以往哪幾個方向嘗試。
所以,你可以跟著興趣走、能力走或是價值觀走。一旦找到有感覺的大致方向,就趕緊去行動、去檢驗。你可以去實習、做志愿者、做兼職,讓自己盡快地進入你要去的方向,盡快地發現自己是適合還是不適合。所以,如果你還是大學生,請好好珍惜校園時光,因為這4年就是你最好的嘗試階段。
要知道,你不可能完全100%看清方向再去行動。就好比投資,沒有人敢打包票100%盈利,但只要有大概率成功的時候,我們機會去試試看,工作也是這樣。只有有了大致的方向就可以去嘗試和試驗。
04
但也有人在反對“試錯”,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極度浪費時間和精力成本的事。但在我看來試錯是必要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那么幸運,遇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自己想做一輩子的工作,如同戀愛,初戀走到婚姻的總是少數。
所以當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是極好的試錯階段。因為這時的成本足夠低。但如果你已經參加工作多年了,還是可以去試錯,只不過要小步試錯。比如利用下班后的時間、周末的時間去盡可能地嘗試你想去的方向。
別再說下班后沒有時間,別再說周末沒有空閑,那為什么你看韓劇、打游戲、約會總是有時間?說到底,還是意愿及驅動力的問題。
如果你去勇敢嘗試了,但發現自己試了很多,但一直沒有試對過,也不必太沮喪。因為有個詞叫做“功不唐捐”。你做的每件事、每份努力都不會白費。此路不通,會有別的路等你。
—END—
相關內容分享:
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發送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bingo_
作者簡介:林小白。熱衷旅行,熱愛寫作,正過著白天寫公文、晚上寫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