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入宮門深似海
““嬛嬛一裊楚宮腰”,正是臣女閨名。”
“這是,蔡伸的詞。”
“是”
“詩書倒是很通。甄遠道教女有方,只是不知,你能否當得起這個名字,抬起頭來。”
少女芳華正好,莞爾一笑,眉目清秀處,光華流轉。一襲淡色衣裙,素色銀釵叮咚,掩不住美人凝眸。初見的選秀,他的一顆心似乎淪陷了,似乎又見到了純元,眼睛都不眨一下。縱然太后擺出皇帝名諱不可沖撞的例子,也不能改變那九五之尊的決心,她,注定了,“嫁于這世間最好的男兒”----皇帝。
一堵宮墻,斂去了她天真的笑顏。清晨,她隨著漢軍旗秀女進宮,一路走去越來越清凈的碎玉軒。那時的她,眉淡遠山,眼眸純真,不算太齊的齊劉海,映著鬢邊兩綹發。
入宮不久便被一丈紅嚇的感染時疾,一直在后宮默默無聞,日子過得越發緊俏。她卻一直不以此而自暴自棄,一入宮門深似海,不如就這樣了此殘生,也可以保家人平安。
02、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倏忽就到了除夕,她因拖著病體,便被皇后下了懿旨,天寒地凍的,就不必去合宮夜宴了。
聽說宮里有這樣的習俗,除夕夜把自己心愛的東西掛在高處祈福,可以祈求來年平安順遂。可是碎玉軒院子里都是枯樹枝,于是她去了不遠的倚梅園,雪花映著紅梅簇簇,她小心翼翼拿起了小像掛在一枝還沒開的花骨朵上,雙手合十,閉上眼睛開始許愿:
一愿,父母妹妹安康順遂
二愿:在宮中平安一世,了此殘生
愿,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話音剛落,一陌生男子的聲音傳來,“誰在那里?”她借口是園中宮女脫身。回到住處,對著崔槿汐許了第三個愿望“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本以為到這里就結束了,誰知道皇帝偏偏瞧上了倚梅園的宮女,聽到眉莊說的時候,她楞了一下。或許她是知道的吧。
03、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她過得還算安逸,除了份例會少,東西不齊全,起碼沒有勾心斗角。延緩病好的藥也吃得少了,身子也松泛了不少。在浣碧和流朱的慫恿下,去了御花園,坐在搭好的秋千上,吹著《杏花天影》
丙午之冬,發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風月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
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
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
曲有誤,周郎顧,誰知道這個雍正皇帝還是個中高手,聽到如此美的簫聲,駐足了。這是甄嬛第一次見到皇帝,杏花微雨里,所謂的果郡王。一顆芳心,就此遺落。
04、宿昔不梳頭。何處不可憐。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空一縷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甄嬛不可避免的愛上了皇帝,這個世間最不可能一心的人。她的愛,是等在雨中焦灼的心。是垂首轉身的嬌羞。是溫泉行宮的赤子之心。卻也注定了,是個替代品。
所謂的郎情妾意,不過是過眼云煙,所謂的心意相通,不過是眉眼相似,所謂的但愿人長久,不過是權衡利弊的手段罷了。
當一切都鋪陳在眼前,“宛宛類卿,暫排苦思,亦除卻巫山非云也”,這一直以來的情意和癡心,都錯付了。她的愛太過純粹,不適應生活在深宮。有烏拉那拉氏宜修的手段和陰險毒辣,她的純真和愛根本無處容身。所以,她走了。
何處不可憐?不在心上,自然不會愛,自然也不會憐。
05、 ?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離宮修行。這個詞,一看就是為了好聽,其實就是被貶出的宮人。甘露寺的住持給甄嬛取名“莫愁”,就是以后要少點愁怨,以后可以過得開心一點。那一點的露水,隨著枝葉侵入了她的眉心,離開那個傷心地,或許真的是正確的。
思女心切,十七爺的畫,是她的慰藉。原來這世間真的有不求回報的純粹的愛,果郡王為了她在雪地里被風雪冷凍,給她降溫,這份愛,是感動了她的。
他們相愛了,那一紙紅箋上的合婚庚帖,不間斷的細心呵護。據說,長相思,只有心意相通的人才能彈奏。
有個愛你的人不容易,如果剛好這個人也愛你,那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
無疑,這個時候的甄嬛,是幸福的。沒有爾虞我詐,沒有深宮寂寞。
原以為這樣度過余生,白首不離。可惜天地不仁,皇后并不打算放過她,安陵容往她父親的牢房放了老鼠,感染時疫,果郡王下落不明。為了父母家庭,還有自己的愛人,她有回宮了。在受過那么多的傷之后,她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天真少女,以后的她,都只為逝去的他報仇和保護家人而活。
人,突然失去了心中的支撐點的時候,或許是需要找一寫事情做的,起碼,算是活下去的動力,不然這茫茫余生,又該怎么過呢?
06、云煙深處兩茫茫
她回宮了,作為鈕祜祿甄嬛,強勢回歸,封號熹妃。
那一天,晨光熹微,她心愛的人手執圣旨,一字一句念著皇帝的冊封,他們面對著面,卻再也不能執手相看。
宮里,一級一級的臺階,拉著她遠離了果郡王,遠離了長相思,那腳下的紅毯,仿佛鮮血,預示著以后的日子,處處殺機。
她轉頭,看向皇帝,不再是當初的愛,余下的只有算計。
她的允禮,也在又一次的夜宴上,被逼娶了別人。她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沒有一點辦法。只能用自己的智謀,去為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爭取的更多。
永壽宮,熹妃宮殿,這宮殿的名字聽起來就不如當初的碎玉軒那般的清新雅致,這個不到三十歲的女子,她已經面目全非。
?當初倚梅園“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卻沒有如愿,她被這深宮里的勾心斗角,摧殘到眉眼間的溫暖全部褪去,只余下了冷冽和凄苦。
如果從未進宮,如果她沒有說出自己名字的由來,引起皇帝的興趣,那么她如今定是被一個愛她入骨的男子寵愛著吧,兒女成群,卻好過如今的宮墻緊閉。
她親眼看著皇帝死去,雙手輕柔的撫上他的雙眼,那怒目圓睜,霎時間合起來,她如愿的為自己心愛的男子報了仇,卻多了許多孤獨,沒有報了仇的快感,只余下遺憾“四郎,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或許從一開始,就都是錯的”
夏日午后,端坐妝臺,她想起舊時的光陰,感嘆卻隨風而去,說了句“槿汐,扶我去睡會兒”。不知道夢中的她,是否回到了當初寺廟外求菩薩讓她被撂牌子的那一剎那,抑或是杏花疏影斑駁,秋千架上的歡聲笑語。
07、回首向來蕭瑟處
她在父母親的教養下長成亭亭少女,父慈母愛,若是家中有男兒可以建功立業,或許不必她這么辛苦入宮選秀。她有自小一起長大的眉莊姐姐,認識了安陵容,在后宮中,姐妹情深,抵不過皇后的算計,她們步履維艱,卻艱難的生存著。
你看著她一步一步成長,成長的道路都是充滿了泥濘和明槍暗箭的,她被逼著長大,她的愛情,全身心的付出到癡心錯付,從孫儷的表演中,也曾幾次失聲痛哭。或許是因為之前看過武則天離宮修行,我一直堅信她肯定還會回到宮墻之內,可以成功逆襲,可是這并不是她要的。
如果皇后他們不再迫害甄家,如果再等幾天,允禮也回來了,那么結局肯定會完全不同的。
猶記得那年皇帝化名果郡王問她“你喜歡杏花?”
“不喜歡,因為杏花雖美,可結出的果子卻極酸,如果做人皆是開頭美好而結局潦倒,那又有什么意義?不如做松柏,終年無花無果也就罷了。”
仔細想來,雖然最后做了太后,她的內心應該是極其辛酸吧。
我多么的期望,有個奇跡出現,允禮其實沒有死,皇帝其實是愛她的,眉姐姐只是出宮隱姓埋名,期待那個說著“信女雖不比男子可以建功立業,可不愿輕易辜負了自己”的天真少女還在。
回首往事,這一生,嬛嬛,可曾后悔?
我想,我是心疼她的。
文字均為原創,若是需要轉載,請提前聯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