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午/晚)餐吃什么好呢?”
我們每天都在想,到底吃什么好。小時候,媽媽煮什么飯炒什么菜,我們就吃什么;上學時,飯堂有什么,就吃什么;實習時,工作餐是什么,就吃什么。那些時候,我們沒得選擇,唯有隨波逐流,有什么吃什么咯!可是,當我們有了選擇時,卻又不知道該吃什么了。問女(男)朋友吃什么,回答“隨便”,問同學吃什么,“你決定吧!”,問孩子吃什么,回答“要吃好吃的”,問爸媽吃什么,“什么都行”,,, ,,,當你被給予了決定權,你就要選擇最好的決定,甚至有時會倍感壓力“山大”。但這些給你壓力的,只是因為你想讓雙方都能有一頓豐盛美味的早/午/晚餐罷了。不知你有沒有另一種情況——當自己一個人時,你又是如何決定你的“菜單”的呢?
我們老是說對自己好一點,可事實上大部分的人,確實對自己很隨意,特別是對自己的胃,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意思是,人們要把用餐這件事放在第一位(去考慮)。
以下是我制定的小菜單——
早餐,美好生活的第一餐,中國的早餐講究一個簡,要簡單,清淡點最好。
1,白粥,搭配雞蛋(+火腿腸);
2,益母草湯(益母草為主,搭上豬紅和豬肉,煮熟即可);
3,西洋菜湯(做法與益母草湯相似,以西洋菜為主,加入脂油,搭上豬紅或豬肉,煮熟即可);
4,肉包/菜包/叉燒包/豆沙包/黃蓉包,搭豆漿,或者清茶(個人喜好配清茶);
5,油條,搭豆漿,或白粥;
6,薏米粥(粗糧,腸胃不好的人少吃);
7,青菜粥(煮好白粥,往粥里加入青菜湯,可以再加點肉醬,最后加鹽、少許油、少許醬油、蔥花,香菜或冬菜隨意,小火再煮一小會兒即可)
8,面包,搭牛奶或咖啡(外國早餐,個人有點吃不慣,但有些人喜好);
9,腸粉(早餐最好是雞蛋加肉);
10,湯面(青菜加豬肉、豬雜,蔥花、小芹菜、胡椒鹽烹調即可)。
午餐,重點是要吃得飽,位于一個繼上續下的時段,需要補充較多的能量來維持身體供能,所以至少吃得8分飽。
1,白米飯,搭上燒鴨/燒鵝/燒雞/鹵豬腳/叉燒/白切雞/梅菜扣肉等或者菜炒肉/菜炒臘味/瓜炒蛋/瓜炒肉又或者清蒸魚/桑拿雞等,最后配點湯;
2,炒面/炒河/炒粉/炒飯;
3,砂鍋粥。
“下午茶”時段,這里的下午茶,不一定就是要喝茶的意思,這個時段是處于午餐和晚餐之間的那個時段,一般在16點半之后,18點之前。
1,綠豆湯(可以加入少許大米);
2,八寶粥;
3,黑米粥(可以加入紅棗和枸杞子);
4,燒餅/蒸餃/煎餃/烏冬面/車仔面等,配清茶;
5,燉雞湯/玉米排骨湯等(參考廣東的煲湯);
6,糕點配紅茶(別人的喜好,個人沒嘗試過);
晚餐,同事/同學聚餐、朋友聚會、戀人相約可以選擇在晚餐時段,選擇較多,可以有中西式自選,但這一餐最好選在19到21點之間,攝入量不能太多,5至6分飽即可。(推薦幾樣)
1,火鍋(朋友聚會佳選);
2,川菜小炒(同事/同學聚餐優選);
3,家常菜搭白粥(適合休閑個人餐食);
宵夜,2點前的一種餐飲習慣。
1,白粥油條(潮汕人最愛);
2,湯面、湯云吞、湯餃(如果是因為餓的原因吃宵夜,湯面是最好的選擇);
3,腸粉;
4,燒烤(可以少飲酒和碳酸飲料,切勿同時飲用茶類);
5,“夜茶”類(參考廣東夜茶);
6,海鮮粥(潮汕人慣性夜宵);
7,鐵板燒;
8,“糖水”(又名“甜湯”,參考廣東糖水)。
如果按養生的角度講,我的小菜單漏洞重重,但我的小菜單是結合現實生活制定的,外帶一些個人的飲食習慣。每個人的早中晚時段都會涉及到周圍和工作——早上起來吃完飯就要開始工作,這段時間較短,而且身體的器官也開始運行,所以簡單清淡是最好的;由于早餐吃得不多,所以午餐一般會吃多點,但也要耐耗才能維持接下來的工作,所以吃點白米飯或其他含淀粉高的食物為主食;晚餐因為是下班時段,正好是多人一起用餐的時間。至于下午茶和夜宵,單純是個人的飲食習慣,可有可無。
不管怎么說,不管你的飲食習慣如何,記得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身材是次要,把吃進肚子的東西吸收了才是關鍵啊!
(希望我的分享對你們有用,你們也可以轉給你的親人好友看,讓更多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