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有一個學生,一天九節課不論上什么,連書都不拿出來。原先只是不學習,最近脾氣也大長,不斷和周圍的同學起沖突。找家長來了解了一下情況,來的是媽媽,抱著一個兩歲的孩子。媽媽問:“我兒子考試考多少名啊?”我很無語,初中都上了一半了,要不是他屢教不改學校里叫家長來,家長看來永遠也不問問孩子的名次了。家長會已開過無數次,一次也不來參加。我說,“一直是最后一名。”沒有看出媽媽的悲喜,很淡定,“他學習不認真嗎?”“談不上認真不認真,他不學。考試都是睡覺的。”那媽媽也沒什么反應。懷里的孩子這時已經熟悉了環境,不止是盯著看了。跳下來開始鬧,很快就把椅子推翻,鼠標跌爛,那媽媽也不吱一聲。我覺得兩歲的孩子開始有是非觀念了,家長應該在其所做的事情上給予教導和評價了。不然其三觀怎么培養?但是那媽媽要命不說一句教導的話。最后我讓學生寫個保證書。他寫了保,“證”字就不會了。20個字一共寫了半節課,還用拼音代替。走了之后,辦公室的老師都說,這家的第二個孩子,還得和第一個一樣:不在家的爸爸,無能的媽媽,如此榜樣的哥哥。以后能發展好才是不正常的呢。? ? ? ? ? ? ? ? ? ? ? ? ?
另一學生,小小年紀就很狡詐。他唆使同班的同學從家里偷出銀行卡來奉獻給他任由他提錢,被發現之后還都為他守口如瓶拒不承認。把他父親找來,其父嚇了我一跳:光頭,目光陰鷙。后聽人說他嗜賭,把財產都賭盡了。妻子不敢和他離婚,要是提離婚就拳打腳踢。兒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沒有快樂可言,卻學會了父親的歪門邪道和陰險。最終,初二就輟學了混跡社會。據說他父母整月都見不到他一面。
還有一個也是男生,小的時候母親不幸去世。父親粗暴簡單,孩子犯了錯誤他劈頭就問:“你又給我闖禍了?”那孩子習慣性地見了父親就害怕地說:“沒有。”以至于發展到后來,孩子見了老師也只會說沒有,哪怕問他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他也回答“沒有。”有時老師問:“你做作業了嗎?”他習慣性地說:“沒有。”但是終于意識到這個事不能說沒有,然后改口道:“做了。”才叫人知道,除了說沒有,他還會說別的詞。孩子整天很驚恐,擔心老師和家長對他的責罰。所以,他就重復著這一個詞:“沒有。”真的很令人悲哀。
差生的背后,有不幸的故事,特別是有差勁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