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我從來不是一個合格的閨蜜,也可能做不到一個貼心的朋友。
但往事片段仍時時浮現在眼前,像一粒粒珍珠,美好地存在著。
Part 1 ?漂亮的轉學女生
“你知道嗎,咱們班新轉來個漂亮的女生。你看著吧,用不了幾天,準有男生給她寫情書。”我那可愛的八卦同位湊在我的耳邊興奮地說。
抬頭看,一個扎著馬尾、看背影挺利索的小姑娘坐在黑板右側接近講臺的臨時座位上。再往前一點就是堆放打掃工具的角落了。
這時,我們已經學完了音標。英語老師交給了我一個任務,把剛學的音標教給新同學。由于自己實在不會跟不熟悉的人交流,這個任務最終沒能完成。她大學讀了日語專業,或許受此影響。
伴隨著同位在我耳邊的私語:“今天體育課上,××給她塞了封情書”,“你聽說了嗎,她把××遞給她的紙條扔到了地上”……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于我,波瀾不驚。
第二年,我們換了新校區。班上又來了個轉學男生,算是我的老鄉。他在班里呆了只幾個月,就參軍走了。可就這么幾個月,不知耍了什么手段,竟然收獲了女生的芳心,并由此展開了一段充滿波折卻綿延至今的戀情,九年有余。
我倆終于慢慢地熟悉了起來,或許跟我這個老鄉有關系吧。
初三,我們總是結伴一起去教室。記得有段時間,婷鼓動我跟她一起練習辯論,封我為“二辯”,無奈我總是不配合,也便不了了之。后來成了同桌,在偌大的教室里尋了個靠近后門的位置,偷偷玩樂。上課時還借我使用她的眼鏡。
記得冬日下了大雪,一日晚自習后,幾個人商量去操場打雪仗。一陣投躲逃,后腦勺被砸得濕透透的,好不過癮。婷卻拉了我,走到一塊平整的雪地上,安靜地躺下來。一剎那,仿佛剛才的瘋狂只是夢境,而相伴的靜謐才是永恒。
Part 2 ?一封“情書”
高中,不再是同班了,宿舍也隔得遠了。但并不妨礙我們一起吃飯。每個上午下午最后一節課的最后一兩分鐘,等著清晰地聽到下課鈴聲與老師說下課的聲音,然后,一個健步躥出教室,奔向食堂,趕在大部隊到來前把我倆的飯菜打了。相互配合極其默契。
我平常話不多。一起走著的時候,總是她在一直說個不停。講她們班發生的事情,介紹她前后左右的同學,評價一下老師的教學水平……聽得多了,有時感覺自己好像就是她們班的似的。講的最多的,還是她的姥姥姥爺的故事,都可以寫出一本傳記了。
婷說,我知道你不喜歡說話,那我就講給你聽。我點頭,我也愿意一直這么聽你在我耳邊嘮叨不停。
一次正準備睡覺呢,她的室友跑來叫我,說婷一直哭一直哭,誰勸都不好使,你趕緊去看看吧。披了衣服就跑了過去。借著月色看到她小小的身體蜷成一團,抽搐著,嗚咽著。從她斷斷續續的描述中,應該是跟班主任聊了很多,戳中痛點,又聯想到自己的處境,悲從中來,無法抑制。我安靜地聽著,輕拍她的背,希望能帶給她一絲撫慰。她講完就催我快回去睡覺,說自己一會兒就沒事了,讓我不要擔心。
我回宿舍的路上盤算著,婷自己肯定能夠慢慢平息的,可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睡著,明天不知道得睡到什么時候,可能都沒時間去吃早餐,可是她們班輪到她來值日了。于是,調早了鬧鐘,第二天趕在大家進教室之前,把婷負責的區域衛生給打掃了。然后,買了早點折回到宿舍去看她。正好剛起床,等她收拾完了一起去教室,路上聽她講自己晚上迷迷糊糊地就睡著了,一直側著身子,結果姨媽漏了一片……
一日從她那兒要回自己的教室,她遞給我一封信讓我回去看。是從筆記本上裁下來的一頁,折了起來。坐到座位上,打開一看,應該是一封信吧,因為格式很像。可是,里面的字,我怎么一個都看不懂呢,不知道是韓文還是日文。被旁邊同學看到了,戲謔道,呦,收到情書了呀。我笑了笑。
翻字典時偶然發現,在漢語拼音字母表中除了我們熟知的26個大小寫的字母,還有一行內容,叫做“注音字母”,用看起來有些奇怪的筆畫組合構成的,乍一看,跟韓語或者日語的字母似的。原來這個字母表就是這封信的解碼器。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對照著轉換成拼音,再根據內容轉成了文字。情書倒是稱不上,只是兩個女生之間的小情話。可能是平時走得太近,一些感性的話反而說不出口,就以這種方式進行了。
相處中也并不都是甜蜜。夏天的時候,她的爸爸送給她一部手機,粉紅色的,很漂亮。那天去找她吃飯時,她還在興致勃勃地跟班級里的好朋友一起搗鼓著手機,希望解鎖所有的功能。外面的雨還不小,不忍心破壞了她的興奮勁兒,就一個人撐著傘去校外買來了兩個人的飯。分給她一份后,回到自己班級里去吃了。雖然只是一段小插曲,但當時心里好似缺了點什么,不太開心。
快到我生日了,一天晚上,臨睡覺前,婷跑到我宿舍,甩給我一個包(因為我住的是上鋪),說是送給我的生日禮物。一個白色的單肩包,正面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樣式簡潔,容量又大,是我喜歡的類型。打開后,從里面倒出來了一封信,和一堆紅色的紙疊小玩意兒,小兔子、紙鶴、鞋子。她說,逛禮品店時看中的,買了兩個,希望以后可以一起背著去逛街。
隨著文理分科、學習節奏越來越快,高三時的聯系越來越少。我知道她在新的班級里既有老同學可以解悶,又交到了好朋友,可以一起做有趣的事情。也并不為自己可惜,離最后的決戰越來越近了,一日一日地把自己浸泡在解不完的題中。
高考是個分水嶺,一紙通知書把大家派往天南海北。我來到了天寒地凍的哈爾濱,而婷去往了海邊城市日照。曾經說好的要一起去滑真正的雪的,大學都畢業了,也未能實現。不過未來還很長,誰知道呢。
Part 3 ?日漸稀少的聯絡
進入大學后,終于沒有了家長老師的嚴苛管控,我們各自在新天地中探索嘗試。最初還會經常打電話交流各自近況,聊聊情感話題。但是,我有一點做得不對還不自知,最終導致我們的聯絡稀少。
當時雖然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做什么,但覺得往高處走是一定不會錯的。每次打電話,都要鼓勵她認真學習,該考的證努力考到手,是不是嘗試考研來改變出身提高學歷……剛開始,婷還愿意聽聽我這打雞血的話。有段時間她說想去學一個第二學位,我聽了非常贊同,極力促成。然而,最終沒能成功。漸漸地,電話越來越少了。
后來反思,肯定是她在我這兒感受到了太大的壓力,打電話聊天不再是輕松愉快的了。我這個朋友做得不合格。
有時,在QQ空間、朋友圈,看到她曬的各種照片,充滿情調,知道她有她的追求,而且看起來生活得還蠻不錯。
心里頭還蠻開心的。
尾 ?
一日突然起興,學起來用細塑料管折星星。第一個想送的人,竟然不是男朋友。
這次放假回家,要把折好的星星送給婷。干凈的玻璃瓶中,紅紅綠綠的小星星,就像我們一起走過的酸酸甜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