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很多事情,但卻相信一點:好事不太可能成雙。
所謂好事不太可能成雙是指發生一件好事的同時,緊跟著就有一件糟心的事情跟來。
比如說,在公司里被老板提拔這是件好事,但有可能會招致同事的冷眼。這是壞事。比如中了大獎,這是好事,但有可能會出現一大批親戚朋友借錢的甚至有可能遭遇勒索,這是壞事。
還有的,比如說年少成名是好事,但隨之而來的壓力也可能是不好的事情。比如一下子解決的溫飽問題,但隨之而來的你就會開始問自己做的事情有啥意義這有可能是不好的事情。
因此關于這句話,有一個反向推論:那就是壞事也不太可能成雙。
當身邊出現不開心的事情,如果你冷靜下來仔細看看,多半會發現好事正藏在某個地方。
比如有一個案例,有兩個夫妻倆,年輕時非常相愛,但到了中年爆發了中年危機。時常爭吵。爭吵后冷戰。家里的氛圍很不好。雪上加霜的是,妻子出了車禍,左腿縫了好幾針。
本來是一件很壞的事情,但之后,丈夫開始好好照顧妻子,夫妻倆又記起了年輕時的互相扶持,那時候日子過得苦都過來了。兩個人推心置腹。
到避免了可能發生的離婚事件。
但盡管如此,大家其實希望著自己能得盡天下所有的好事。
有時發生了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就開始抱怨。總覺得所有事和人都在針對自己的事情的。并且自動忽略發生的好的事情。
如果大家都能縱觀全局,發生好的事情,淡定的用一句“好事不可能成雙”來平衡自己,也就能避免“范進中舉”這般狂喜后的悲劇。
如若發生比較糟心的事情,也安慰自己一句“壞事不太可能成雙”。也許很多時候也不必生些沒必要的氣。
當然我說的是好事不太可能成雙,而不是說“好事絕對不可能成雙”
這就說明這并不是一個絕對的真理。有時好事偶爾也會成雙出現的。
有人覺得好事成雙是因為努力,但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運氣。
有時因為一時幸運發生了成雙的好事,有人以為是因為自己的努力,于是等待下一次付出同樣的努力時,他就會期待再次出現好事成雙的現象。可這時一般事與愿違,他也許會哀嘆,“沒道理這樣的”于是陷入了憂慮中。
關于這個觀點,我是從我奶奶那里得來的。她一輩子信奉人生是一件平衡發展的過程,好的事情和壞的事情發生的概率是相同的。于是發生好事時就告誡我要準備可能發生的壞事。這樣有了準備就算真的發生壞事,也不至于給我太大的沖擊。發生了壞事,就對我說等一等會有好事發生的,這樣我也就不會太過于沉溺于悲傷。
我相信“好事不太可能成雙”,不是覺得這個是個真理,而是這個態度讓我很喜歡。把這個時常放在心里就能有一種平常心。
平常的對待發生的事情,無論發生的是好事還是壞事。有一份平常心其實都是好事,不至于讓自己太過陷入某種極端的情緒。局限自己的眼光。
后來學了心理學,才知道這個其實是換個角度看問題。
好事中可能隱藏著危機,危機中可能隱藏著機會。
現今我看了一點點經濟學的東西,從這個角度看“好事不太可能成雙”其實有一個更簡單的比喻,就是賺了錢就得交稅。
幾乎每一件事就像人一樣都有天使和惡魔的兩面。要么就是你得到一些的同時要付出另一些代價。要么就是“汝之美食,吾之鴆毒”
反過來也是如此,你以為倒霉透了,其實里面蘊含著寶藏,就看你的智慧能否找到了,找到了其實就賺到了。
時常,我們會困于眼前的局和困惑,如果可以看到自己所處的局,又能有縱觀全局的眼光,不短視,也能去嘗試破局。
我想也許會獲得很多成長。
拿我自己來說,前段時間關閉了我的工作室,是一件壞事,但因為關閉了,來過這里的人知道了,對我說,那個地方存在在她的記憶里就是有意義的,還說因為有過那次的交談現在遇見難弄的事情總有一絲勇氣。
我現在覺得是件好事,如果沒有結束,我怎知,來過的人因為那里有了一些勇氣,放松呢。
最后說一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也許老子確實有智慧,說出了人間很多的事情背后的規律。
當然發生糟心的事情該吐槽還是要吐槽啊,發生好的事情,該欣喜還是要欣喜。我只是說,別反應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