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上海市發布2018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意見。合格考:語文、數學,書面筆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外語,書面筆試(不含聽力,90分鐘,滿分80分)+聽說測試(含聽力,采用人機對話方式,30分鐘,滿分20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6科均書面筆試,均60分鐘,滿分均100分;(以上9科合格線以卷面成績的標準分值劃定)信息科技,上機考試,60分鐘;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另設技能操作測試,15分鐘(以上4門按測評標準評定成績是否合格)。等級考: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6科,均書面筆試,均60分鐘,滿分均100分,成績以等級呈現,按獲得該次考試有效成績的考生(即缺考或未得分的考生除外)總數的相應比例劃分等級,位次由高到低為 A+、A、B+、B、B_、C+、C、C_、D+、D、E共五等11級,分別約占5%、10%、10%、10%、10%、10%、10%、10%、10%、10%、5%。
? ? ? ? 以上不憚其煩,只是為了說明學考之繁復,何況,后面還有更繁復的高考在等著考生。1977年12月,40年前的那個冬天,其實是一個社會的春天,570萬考生中,有27萬3千人幸運地跨進了大學高高的門檻。如今,高等教育已經普及,但高考在社會深厚的傳統觀念里依舊不普通,它仍然是很多人的人生大門檻。不過,從過來人的角度看,高考檢驗的只是人生階段性表現或成就,在絕大多數考生20歲左右的年紀里,用一紙試卷定義整個人生,是很可懷疑的。未來是用來期待的,人生的奇妙就在于每一刻都充滿了未知與無限可能。好在我們正處在更好的時代,這也是一個選擇多元化的社會,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扇門,還有很多門等著你打開。高考也不是要淘汰誰,它只是提供個體向上的某一個選擇。條條大路通羅馬,其他選擇或許更適合你的發展亦未可知。一個人的勤奮努力,完全比一次高考重要得多。
? ? ? ? 2018年的高考大綱也發布了。同40年前比較,現在的高考,有了更高的信度、效度,其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發揮得更好,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考試內容更全面,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考試標準更完善。
? ? ? ? 雖然對高考的批評不絕于耳,雖然高考是一種不完美的選拔,但是,今天,我們盡可從容看待高考。不必如40年前那樣歡呼雀躍,也不必急著“棒殺”,它還有存在的意義和理由。(17.12.21《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