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碰面的同學,你好!
我很好奇,你究竟是中年發福的大叔,還是看不出歲月痕跡的LADY?
那第一次遇見,我可能會問你3個問題: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為什么來這里?
我很想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在這個年紀,開始困擾于所謂人生的意義。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開始很忙碌,晚歸早起,24小時都已不夠我們跑東竄西;
也許從那時起,我們被洶涌的煩心事步步緊逼,準備不足能力欠缺面對困難無從發力
就是從那時起,我們的世界滿是客戶、領導、應酬與生意,暈頭轉向迷失自己
有一天,社會媒體不約而同地大聲宣布:世界已屬于年輕人,他們代表著朝氣與活力
80后上位,90后接班,時代在一夜間完成更替
身板兒還硬朗的我們,被他們標簽為上了年紀的中產階級
也沒給我們留什么好詞兒:困惑,焦慮,處處危機
是啊,我們毫無準備莫名其妙地開始被主流嫌棄
盡管我們依然贍養著父母,供養著妻兒,在憧憬的事業中拼殺奮起
主流的標準其實并不統一
創業成功的壯年和白發的企業家依然被他們夸贊風生水起
看到職場中堅的我們,他們淡淡地說,你們,已漸漸老去
四十不惑,輾轉反側中我第一次思考生活,乃至生命的意義
職業生涯的上半場已然完畢,到了中場休息,必須靜下心來,仔細梳理
社會資源的主力傾斜在年輕人身上已是大勢所趨
我們絕不能像懦夫一樣躲在角落哭哭啼啼,自怨自艾
既然扛不起創業的大旗
就不必艷羨人家的事業光彩四溢,那樣的生活本就不屬于你
反反復復問問你是誰,你有什么優勢,你的未來要去哪里
誠實地面對自己,接納自己的“弱勢”,就是帶給這個世界最大的善意
不拋棄,不放棄,不沽名釣譽,更腳踏實地
積淀足夠的勇氣,才有力量穿越恐懼
讓自己平凡但必須精彩的一生,更加高級
投身再學習,投資未來的自己,誰都希望職業生涯的下半場能有想象力
中年的我們,即便是獨生子女,也并沒有人們形容的那樣自私自利
我們經常反思自己,我們希望下一代的成長,可以更加自主多元施展于廣闊天地
也希望他們能披荊斬棘地所向披靡,感受世間溫暖,體驗人間愛意
但他們成長環境的營造,都握在我們這些中年人手里
要正確告訴他們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選擇,什么是真理
我們就必須拓展視野,在學習中讓認知升級
我們的見識,決定了他們未來的見地
親愛的同學,你知不知道
我其實給自己找了兩個理由來學院這里
一個希望自己更高級,一個希望下一代更優秀和獨立
那你呢,是不是和我一樣,來學習還要找理由真有點兒可笑至極
但這確實引起了我的好奇,未曾謀面但即將同窗的你
一則最近的新聞引起了我的興趣
08奧運閃耀世界的紅衣女孩林妙可,已長大成人亭亭玉立
讓人意外的是成年的她面對采訪搖頭晃腦欲言又止表情僵硬做作不已
父母對她過早成人化世俗化的教育讓她迅速平庸
傷仲永的論調開始在網絡上四起
新聞中還有一位用來對比的女孩卻讓人驚艷不已
她其實才是《歌唱祖國》的真實原唱,那個不能出鏡的少年歌手楊沛宜
9年前的委屈沒有讓她沉淪消極
在音樂的路上她走的沉穩又堅實,還出了歌唱專輯
我很詫異也很想知道是究竟發生了什么讓兩位女孩有這么大差異
直到我搜尋到數年前,楊沛宜父親發表在微博上的日記
全文轉載,以表達我的學習之心和心生的敬意即便為了下一代,我也需要將年華與書香為度于水流婉轉處耐住寂寞,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示兒且自我明志》 楊沛宜父親數年前于微博
夫天地之浩渺,人生之無常,何以為貴?
時值文脈斷流之秋,上下多見物欲權謀,唯道德操守甚乏,何也?
余嘗秉燭縱觀中華人類史,自然科學之思想匯入主流社會認知歷時三百余年,然其生發之基自民國遁退而愈彰其潰,中華文明尚匹于西學者僅國學耳。
入科學之門,須懷格物致知之心,誓尋普適真言于萬物。
然國學之道,非擇其分支而殫精竭慮不能善學焉,或詩詞歌賦,或理史策論,或音律書畫??茖W乎,國學乎,概皆意在對語千秋一寸心。
既識此大體,錦瑟年華當與書香為度,是為不負天地人生。
任它“滿城春色宮墻柳”,我自“獨上西樓勸斜陽”。
陳師省身有言曰:“于水流婉轉處能耐住寂寞,臨波濤驚駭時可躍于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