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的午后,總歸是少了拂曉時的陰冷潮濕,絲絲縷縷的微光透過窗灑在桌上,沏一壺新茶,望向窗外隨風(fēng)飄落卻早已為數(shù)不多的銀杏葉,好似遠(yuǎn)離平日的喧囂,唯有淡然存于心間。
? 不經(jīng)意間瞥見茶壺中的片片茶葉,或浮或沉,浮則至面,沉則入底。茶,不過兩種形態(tài),浮、沉,時而沉思,卻也發(fā)現(xiàn)人也便是以浮沉兩種形態(tài)而存于世間。遙記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也念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浮沉之道,最終也歸咎于自己的初心。登頂之時,靜之淡泊;跌底之日,處之安然。無論浮沉,只以恬靜。
? 都言“茶可靜心,茶能致靜”,品茶之時,新茶獨(dú)特的清香慢慢刺激著味蕾,不似辛辣濃烈,也不似淡鹽無味。由淡至濃,有如一位智者,不驕不躁,循序漸進(jìn)。若是新茶的味道從開始便濃郁,多少是有失品茶的風(fēng)韻,品多了,自然也就倦了,唯有這種濃淡相襯,才可使人沉醉于茶香之中。喧鬧與紛擾,總會讓人們變得急功近利,焦躁不安,與其這樣,何不以茶的方式度過一生呢?“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急了,便靜下心多一份淡泊;慢了,便從平靜中多一份穩(wěn)重,如此,便只做一片靜默的茶葉。
? 不知不覺中,茶已飲盡,壺中的茶葉也都靜靜地沉在壺底,但那茶香卻遲遲不愿離去,仍縈繞鼻尖。茶盡,它的一生也就此終結(jié),在結(jié)束的一刻,留有茶香,由此落幕。
? 浮生半日,就此偷閑。
? 茶已盡,魂尚存。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