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深秋走近了冬天,暖氣還沒有開通,每一年這個季節,少不了用空調、電暖氣、電褥子,在被窩里貓著上網、發朋友圈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隱約聽到有人在敲門,裹上大衣,打開門,原來是對面鄰居家的大姐,50歲左右,穿個短袖家居服,看著滿頭大汗。
再看看我自己,穿著一副冬天的樣子,不好意思的解釋,天太冷,對門說,她一天在家忙著干活,不覺得冷,還感覺熱呢,這真實鮮明的對比。
我問她有事兒嗎,她說麻煩我幫她在微信轉個圖片。我感覺到很吃驚,難道現在還有不上微信,不會用微信的人嗎?連家里七十多歲的老人每天都離不開個手機,語音、文字,圖片一應俱全。這五十歲的所謂中年人,而且學校的員工家屬,這個年代對微信這樣的陌生,這是一種幸事還是一種悲哀呢?
我幫她講圖片從一個朋友轉到了另一個朋友,這看起來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對她來講盡然如此的難,她讓我反復操作了幾次,好像明白了些,說下次不會再來找我。
這樣的事情不知道在你身邊發生過嗎,不會使用微信的人都快要從這個世界蒸發了,仿佛來自其他星球的異種人一樣。
對門的這個大姐是個熱心腸的人,心地善良,家屬院不管誰家有事她都會伸手幫一把。她仿佛有自己的處事的邏輯,內心靜謐,堅守著她的原則,就這樣快樂幸福的生活著。
有時候我很羨慕她的生活,簡單而單一。
相比起來,我們的生活過于濃重,需求過于強烈。信息化的社會給當今的人帶來了過多的含義,也使生活由簡化繁,所以每個人內心都是沉重的,焦慮的,臉上的笑容不再那么燦爛,眼神中流露出了更多的彷徨。
而她臉上總是善意的笑容,眼里總是滿滿的情誼,樂于助人,助人為樂是她的人生信條。
我們每天在微信上生活著,掌握了看似前沿的技術,結交了多少相互關愛的朋友,微信占用了我們更多的時間,讓我們無暇顧及身邊的現實,大家都活在虛擬的世界中,在那里逃離孤獨,尋找愛,卻忘記了自己身處何地。
我們在微信里快樂嗎?置身于微信以外的生活又是怎樣的體驗呢,除了怪異,無法理解,是不是另一種快樂的享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