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水躍鯉
春水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是我的同行,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寫的:
沒聽過村上春樹的,也一定聽過《挪威的森林》,想當初,多少少(zai)男少(zai)女,都是把這本書當小黃文來看滴……嘻嘻嘻(賣萌,瓜姐知識面可廣了……)。
他29歲開始寫作,可以說是一書封神,處女作《且聽風吟》一出版,便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
1987年出版《挪威的森林》,日文版銷量突破一千萬冊。在中國,這本書更是每個文藝青年必備的枕邊書。
2009年出版的《1Q84》,被譽為“新千年日本文學的里程碑”
看下圖瓜姐的表情,就知道他有多牛×了……
這本《我的職業是小說家》,是一本隨筆集。村上春樹說,他寫這本書前前后后花了五六年,目的“是想對自己作為小說家,堅持寫小說的狀態作一番總結”。
之前村上也寫過一本自傳體散文集《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剛好那段時間,春水在減肥,這本書還對春水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當時看完這本書,春水瘋狂的愛上跑步,體育考試從來沒及過格的春水,跟打了雞血一樣,報了“李寧十公里”跑,在奧森公園累成狗堅持跑完了,還得了個大紀念“金”牌。
這么一想,村上春樹跟春水還真是有緣,現在春水迷上寫作的時候,又剛剛好看到他這本談寫作的書。
在這本書里,村上春樹分享了他是如何走上小說家這條路,以及作為職業小說家,他又是如何堅持寫作四十年的經歷。
下面,就讓春水帶大家先睹為快!
村上春樹職業小說家之路
二十來歲的村上春樹,大學沒畢業就結了婚。
因為不喜歡朝九晚五的生活(瓜姐也不喜歡,哎!),就借錢自主創業,跟妻子開了一個小酒吧,酒吧生意一直比較清淡,微薄的收入除了養家糊口還要還債,村上同學也是根正苗紅的屌絲青年一枚。
瓜姐大膽猜測,正是因為窮得叮當響,沒有多余的錢去進行其他娛樂活動,只能成天YY,所以為他以后成為作家,打下了堅實基礎(不要問春水怎么知道的,呵呵)。
不工作的時候,村上喜歡讀書和聽音樂,這可能是他跟文學唯一沾點邊兒的事情。是不是覺得這經歷似曾相識啊?跟你我好像沒什么區別嘛。
不過29歲的村上春樹突然開了掛(春水嚴重懷疑是有人魂穿到村上身上了。。。)。
29歲那年一個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午后。屌絲青年村上一個人孤獨的去看棒球比賽。就在他一邊喝著冰鎮啤酒,一邊為球賽喝彩的時候,
一個著名文豪的魂魄穿越到了他的身上?一個念頭闖入他腦中:“對了,沒準我也能寫小說。”
球賽一結束,他就在回家路上買了稿紙和鋼筆,開始寫小說。因為還要經營酒吧,他只能等到每天凌晨兩三點,酒吧打烊,收拾妥當后,再開始寫作。
村上的第一本書就大獲成功。前面已經提過,他的處女作《且聽風吟》一出版,便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從此以后,開了金手指的村上春樹,華麗轉身,從酒吧小老板,變成了日本頗具影響力的作家。
村上春樹成功的秘密
1
?對于寫作的熱愛和堅持?
寫作其實是一件非常枯燥的工作,絕對要心理強大,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堅持下來。這個春水深有體會,曾經寫了幾十萬字的小說,讀者不超過三位數。大多數時候,就是自娛自樂,稿費,那只是個傳說。
寫網文尚且如此,嚴肅文學,就更難熬了。每句話,每個字,都需要字斟句酌。有時候可能一句話就得琢磨一天。
而村上春樹,天生就喜歡對文字進行錘煉敲打。在他看來,“同篇文章反反復復一讀再讀,咀嚼韻味,調換語序,變更細微的表達”,是一種樂趣。
他甚至覺得,寫第一部小說時自己感受到的那種快樂,直到今天都沒有改變。而這正是支撐他穩穩地走在職業小說家路上的重要原因。
寫到這里,我想起紅娘子老師對我們說的,寫作的人,一定不能為了賺錢,斷了自己的文根,永遠別忘了寫作的初心,別丟掉寫作的快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堅持下去。
仔細體會,這個說法,跟村上春樹不謀而合。
2
自律?
村上身上,除了作家之外,另一個廣為人知的標簽,便是自律,他曾說過:“肉體上的節制,是把小說家繼續當下去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看《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時便知道,村上每年都要參加馬拉松或鐵人三項比賽,他可以說是一個狂熱的跑步愛好者,每天堅持跑步,風雨無阻。
運動是他每天的必修課,這也為他長年堅持寫作打下了良好的身體基礎。
另外一點體現他極度自律的事兒,就是他規定自己每天必須集中精力寫作四五個小時。無論什么情況,都要保證一天寫四千字,不多,不少。有時候靈感來了,即使覺得還可以繼續往下寫,他也會在寫夠四千字時停筆;如果哪天沒有狀態,依然會強迫自己寫夠四千字。
村上春樹覺得,“做一項長期工作時,規律性有極大的意義”。如果寫得順手時就拼命多寫,寫得不順手時就擱筆不寫,這樣是產生不利規律性的。
這一點,對春水影響也頗深,春水寫長篇之前,剛好聽到村上的這個寫作習慣,所以經過對自己的時間、水平以及惰性進行客觀評估后,給自己也定了個小目標,每天寫夠2000字(大概……一個半小時時間吧),因為這樣對于自己來說,寫作不會成為一種負擔,能保持初心和興趣。
說到這里,我突然明白了,為什么有的紅極一時的大神,每天日更萬字,但是寫不了幾年,要不就封筆不寫了,要不就開始請槍手代勞。而村上春樹,可以堅持寫作40年。
3
理性對待批評的聲音
村上春樹剛出道時,日本主流文學界也曾經出來嗶嗶,說村上落后于當今的時代,他已經完蛋了,說他的作品不是小說(其實我也這么覺得)。
但村上同學沒有玻璃心,他說,“不管你寫什么、怎么寫,最終都難免被人家說三道四。”他對這些批評,從來不往心里去,你說你的,我寫我的,該怎么寫,就怎么寫,始終堅持自己的風格。
其實寫作跟炒菜一樣,你很難滿足每個人的口味,堅持自己的風格,也是一個作者篩選讀者的過程,喜歡你的,最終會留下來。村上說了一句話很實在:“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讀者。不管是什么樣的文學獎、勛章或者善意的書評,都比不上自掏腰包買我的書的讀者更有實質意義。”
4
?精益求精?
村上春樹說,他的書,至少要修改五遍。
從初稿,到出版,村上會像一個匠人一樣,耐心細致的對他的作品進行打磨。
通常,一部作品完成后,村上會把它鎖在抽屜里,什么也不管,讓自己的熱情降降溫。一周以后,會進行第一次修改,完善小說的基本框架,大約耗時兩月。之后,開始第二次修改,主要是對情節進行調整。第三次修改,主要打磨小說的細節。
在這之后,村上會把書稿交給妻子看,只要是她覺得需要修改的地方,村上都會再次進行調整,這是第四次修改。
然后,書稿會交給編輯,針對編輯們提出的意見進行第五次修改。這輪修改需要經歷無數個回合(投過稿的同學應該有體會),審校無數次樣書,才能最終交付出版。
就醬紫,屌絲青年村上春樹,通過寫作,完成了他的逆襲,從一個負債累累的個體工商戶,變成了文學界耀眼的明星!
除了以上內容,全書還有更多精彩,所以最后,附上本書的目錄:
第一章:小說家是寬容的人種嗎?
第二章:剛當上小說家那會兒
第三章:關于文學獎
第四章:關于原創性
第五章:那么,寫點什么好呢?
第六章:與時間成為朋友——寫長篇小說
第七章:徹底的個人體力勞動
第八章:關于學校
第九章:該讓什么樣的人物登場?
第十章:為誰寫作?
第十一章:走出國門,新的疆域
第十二章:有故事的地方,懷念河合隼雄先生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