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莫言,看賈平凹,畢飛宇……等作家對土地的描繪和那深切的愛。因為我也是農民的孩子,從小就跟在母親后,和田野,和土地在一起。
我的家鄉是在海中的一個小島,所以我們那邊沒有很大的水庫,很流暢的水利。到后來有了水庫,水庫里的水永遠的水位也不夠高。所以我們的稻田灌溉一般都是在田里挖掘水井,然后用人工提水灌溉稻谷的。
后來,聰明的村民發明了扛桿的提水方式,這樣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力,大家一直采用這種方法。
記得小時候,我經常跟著媽媽去灌溉稻谷。我充當角色就是坐在扛桿的那綁有石頭的一頭,另一頭就是用提水的木桶。中間是埋著高高的石柱做為支點,我就隨著媽媽提水時一上一下,我在另一頭也是這樣一上一下。
小時候因為貪玩,也不會害怕。而且每次都覺得很新奇,很好玩。
有時井里的水提干了,媽媽就會下去撿石螺,抓泥鰍。我就在井邊等待媽媽的戰果。
最期待還是到了臨近中午回家的路上,媽媽肯定會買一碗草粿或綠豆湯給我吃,每碗兩毛錢。媽媽舍不得吃,舍不得買。但每次都會買給我吃。我懷疑那時我每次跟媽媽去田里,目的是為了吃這碗草粿。
媽媽她總是會跟我說:有懶人,沒懶田。只要我們給田園多少愛它就會生長多少稻谷給我們。
媽媽一有空就會用獨輪車載豬便到田里施肥,這些肥料非常好,沒有副作用而且很肥。所以,每年冬天收地瓜的時候,家里的床鋪下肯定裝滿,灶臺邊肯定會有一大堆。
每年的地瓜會吃到明年的夏天,那時,早上地瓜粥,中午蒸地瓜,配著自家的菜脯和炒花生,那和絕配,那個清脆的嚼聲,現在回想起來,是那樣的美。
一直到了近這些年,經濟的發展,很多村民到大城市發展。家里剩下了一些讀書的孩子和老人,所以那些田園都荒蕪了,于是就被有的人承包去種植。這樣土地又活了起來,每每看到荒蕪的田園開始有農作物,心里就覺得很舒服,很高興。
我每天早上,喜歡到田野里走走,嗅嗅草香,看看田里的農作物。那結滿枝頭的番石榴,林檎,一墻絲瓜,一架子長豆夾,還有那頂著蓋子的芋頭。田埂上是滿滿的牽牛花,女人花,狗尾草……放眼望去,滿滿的綠,各顏各色的花兒。滿心歡喜,滿心的愛。看了這些,仿佛是到了人間仙境。想想農民伯伯收獲的喜悅,是高興,是喜悅,是歡樂。
土地,是我們的農民的生命,我們生活的根本,我們祖祖輩輩的依靠。